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作者:温玲云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有价值、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围绕巧妙创设问题教学情景、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游戏教学法强化参与三个层面,探讨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模式;游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186-01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致力于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创造力、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高效课堂”的构建应体现在高效率、高效果与高效益三个层面,要求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分析
首先,教师应明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引导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认知与知识结构的建设,由问题探讨逐步实现向知识点的迁移,增进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深入调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喜好特点,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情景与问题的创设,密切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激发其学习与探索兴趣,进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升教学实效。最后,教師还应为学生搭建起实践操作平台,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机会,借助生活场景、实际问题的引入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间的关联性,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达成高效课堂建构的目标[1]。 2.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2.1;巧妙创设问题教学情景,激化学生认知冲突。
通常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产生疑问、好奇心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结构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中生发思考与探究欲望,进而借助认知冲突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以“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击羚羊的纪录片片段,利用直观影像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出“猎豹如何才能追捕到羚羊”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对于“速度”、“时间”概念的印象;接下来出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