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整理)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五章学案1习题 课后作业,有详细解答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7:12: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学案1 光的干涉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相干光及光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2.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认识干涉条纹的特点.3.理解双缝实验中明、暗条纹的位置特点.4.了解薄膜干涉现象,知道薄膜干涉条纹的特点.

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

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2.如图1,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狭缝S1和S2相距很近,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这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挡板后面的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图1

3.明暗条纹位置的判断方法

λ

当光从两狭缝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即波长λ的整数倍)时,光在这点相互

加强,这里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光在这点相互削弱,这里出现暗条

2纹.

一、双缝干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机械波可以产生波的干涉现象,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如果我们先假设光是一种波,那么按照我们所学的波动知识,光要发生干涉现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图2

答案 两光源必须有相同的频率,即两光源为相干光. [要点提炼]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图3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2)单缝屏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也可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

(3)双缝屏的作用: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后又照射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4)实验现象:①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②若用白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且中央条纹是白色的. (5)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

2.光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靠“一分为二”的方法获得两个相干光源的. 二、明暗条纹位置的判断方法 [问题设计]

机械波发生干涉现象时,形成的图样有什么特点?光发生干涉现象时为什么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答案 机械波的干涉图样的特点是: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间隔,其分布不变. 光发生干涉现象时,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也会交替分布.反映在屏上,振动加强区,光能量较强——亮;振动减弱区,光能量较弱——暗,即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要点提炼]

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出现亮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条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即:

λ

|PS1-PS2|=kλ=2k·(k=0,1,2,3,…)

2

(k=0时,PS1=PS2,此时P点位于屏上的O处,为亮条纹,此处的条纹叫中央亮条纹或零级亮条纹.k为亮条纹的级数.)

2.出现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条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

λ

|PS1-PS2|=(2k-1)·(k=1,2,3,…)

2(k为暗条纹的级数,从第1级暗条纹开始向两侧展开). 二、薄膜干涉

[问题设计] 1.在酒精灯的灯芯上撒一些食盐,灯焰就能发出明亮的黄光.把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把这层液膜当做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如图4所示.这个像与直接看到的灯焰有什么不同?如果用白光做实验情况又会如何?

图4

答案 灯焰的像由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组成.如果用白光做实验,肥皂膜上会出现彩色水平条纹.

2.马路积水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这是光的什么现象? 答案 光在积水上的油膜上发生了薄膜干涉. [要点提炼] 1.薄膜干涉的原理

光照在厚度不同的薄膜上时,在薄膜的不同位置,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等于膜厚度的2倍,在某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于是出现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暗条纹. 2.薄膜干涉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观察的是从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眼睛与光源在膜的同一侧) (2)用单色光照射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用白光照射得到彩色条纹. (3)每一条纹是水平(填“水平”或“竖直”)的. 3.薄膜干涉的应用

(1)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2)光学仪器上的增透膜.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杨氏干涉实验

例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已知红光与绿光频率、波长均不相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有除红色、绿色外的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解析 两列光波发生干涉的条件之一是频率相等.利用双缝将一束光分成能够发生干涉的两束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但分别用红色滤光片和绿色滤光片挡住两条缝后,红光和绿光频率不等,不能发生干涉,因此屏上不会出现干涉条纹,但屏上仍会有光亮,故选C. 答案 C

二、决定干涉明、暗条纹的条件

例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为0.6 μ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亮、暗条纹的情况是( )

A.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亮条纹 B.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暗条纹

C.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亮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D.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暗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亮条纹

解析 判定某处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关键是看该处到两光源的光程差是该光波长的倍数情况,若是整数倍,该处为亮条纹;若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为暗条纹.

3×108c

单色光f1的波长λ1== m=0.6 μm.

f15.0×1014c

单色光f2的波长λ2==0.4×10-6 m=0.4 μm

f23

可见Δs=λ1,Δs=λ2,故用f1照射时,P点出现亮条纹,f2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

2答案 C 三、薄膜干涉

例3 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将金属线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精品文档

(整理)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五章学案1习题 课后作业,有详细解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rvl0zy115nd0e7n2yj9vfqx3d4pq0160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