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融时报》:1888年创办,主要报道金融、财政、工商业消息和与经济有关的国内外政治动向,是一张全国性经济金融报纸。政治上倾向保守,使伦敦金融界的喉舌。注重国际新闻,评论风格严肃。常附特刊,介绍世界各国政治情况和经济发展统计材料,在国内外金融经济界有一定权威。
4.《太阳报》:当代英国通俗报的典型。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日报。1996年由默多克买下的《每日先驱报》改造而成。《太》面向下层读者,以刺激性揭丑性新闻为卖点,利用特大醒目标题制造视觉冲击效果,并最先每天推出女模特裸体彩照,推动销数直线上升。 四、主要杂志 《经济学家》:
英国最有影响、最富权威的大型综合周刊,1843年创办于伦敦。现已成为内容广泛的国际性刊物,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政治、经济的评论和报道,反映垄断资本集团的意愿,和英国金融界保持密切联系。稿件编辑严禁,图文并茂,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图表让人一目了然。文章均不署名。注重事实,引用数字可靠,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较有参考价值。语言较为深奥。宣称不想把刊物办得通俗易懂,甚至趣味化。读者主要是各国政界、经济界人士。
第七节 通讯社 路透社的创办及现状 1.路透社的发展进程:
1851年10月14日在伦敦由路透正式创办,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之一。最初只发商业新闻。后来路透驻欧洲各地记者开始报道与经济有关的其他消息。7年后才把业务扩展到报界。路透的檄文不仅详细、准确、迅速,而且还有一些是其他报社记者无法采访到的。法奥战争中,路透社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次与事件进程同步传送新闻。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介至少提前8小时或者美国消息。 19世纪60、70年代开始,路透社按“三社四边协定”沿着大英帝国的路线向外扩张。1941年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的合作通讯事业。后来,澳大利亚报联社、新西兰报联社也加入进来。路透社逐渐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现在路透社建立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全球通讯网络。在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27个分社。用多种文字向150个国家和地区播发文字新闻和经济消息。订户遍及全世界。 2.路透社的业务特色:
1)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2)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这是路透的传统项目,经过不断革新、完善,现在它是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
3)路透社的经济新闻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并日渐成为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 3.网络时代的路透社:
路透社通过网络提供各种各样为互联网设计的服务: 1)为特定的读者提供精心编排的新闻报道。 2)中介产品和服务 3)空中货运信息服务 4)媒体世界
(补充:报联社和交换电讯社)
第八节 广播电视事业 1.英国广播公司(BBC):
1922年10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5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后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改组后,享有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持续独家垄断状态到60年代。1936年,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1954年BBC独占经营电视事业的局面被打破。1973年其垄断广播的局面也被打破。目前英国是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共存。
BBC仍然是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受政府和议会的制约。但是它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又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和业务上的独立性。
BBC的业务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宗旨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应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必须是“健康的、良好的”。特点:新闻节目中,惯用客观报道手法;娱乐节目比较正统。而且一贯重视受众反馈研究。
2.“双头垄断”: 二战后英国允许开办商业电视,建独立电视局负责管理。英国决定开放商业广播时,将独立电视局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IBA的节目内容比较健康端庄,对广告的处理较为得当,在观众和听众中有广泛影响。人们把这种格局称为BBC和IBA的“双头垄断”。
3.《1990年广播法》:1992年正式施行。新广播法的基本意图是要开放广播电视市场,创设更为自由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广电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求切实保证节目质量。 4.英国空中广播公司:默多克旗下的产业。1990年由英国空中电视台兼并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后成立的。开设电影、娱乐、体育、新闻等多个频道。 补遗:
1.英国革命后报业领域压制和反压制的斗争 英国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 第一、征收“知识税”。
第二、实行津贴制度。实际上就是津贴收买报纸报人。 第三、运用法律制裁。包括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
各种手段使报刊备受压抑,报界进行了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旧势力斗争的一种反映。 反压制斗争:
第一、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有的报刊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 第二、批评当权人物方面。一些报人因在刊物上批评重要人物而被捕。但政府迫于群众抗议而释放被捕者。
2.英国拥有众多全国性日报的原因何在?英国的“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
首先是有看报的需求,但比1962年130种还是少多了,因为报团的垄断,经济的不景气,电子媒介的崛起夺走了不少客户和读者。
高级报纸: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谨,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读者大部分是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
大众报纸: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读者大部分是小资产阶级、职员和市民。 3.《泰晤士报》的创办及发展
1785年1月1日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三年后定名《泰晤士报》。
沃尔特第一主持时,该报公正详实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采用了新式印刷机,报价相对低廉。几年后跻身伦敦一流报纸之列。
1803年,沃尔特第二主持该报,至19世纪中叶是《泰》的所谓“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沃尔特奉行自由公正的独立政策,并重用人才。后成为一张独立而有权威的报纸。 1855年以后,廉价报纸兴起使该报大受影响,虽竭力维持,但销量已不能与大众报纸相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沃尔特家族经营下面临一系列困难。1907年被迫出售给北岩。北岩对《泰》从技术和新闻业务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更新设备、增加短新闻、加强争论等。1914年北岩大胆将其改为便士报,一战中,销量大增。
二战时期的《泰》主编道森主张对德妥协,并为希特勒的侵略辩护。在欧洲临战之际,该报仍然纵容绥靖政策。此举遭到了严厉指责。
二战后,经一系列变故,《泰》曾在1976年面临绝境,1978年掀起工潮,1979年英国几乎看不见该报。 1980年该报员工举行历史上首次罢工。同年被默多克的国际新闻公司收购。
虽然该报连年亏损,设备陈旧,声望和地位远不如从前,担任不是为英国最重要的报纸,在国际商业还享有一定声望。
目前日出40半左右,在默多克接受后内容和形式都有一定变化:图片增大、人情味新闻和犯罪新闻取代了部分严肃的新闻报道,加强了评论和体育报道。 4.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报纸与杂志区别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报纸和杂志各有好处,杂志虽然不能每日干预运动,成为运动的喉舌,反映当前的整个局势,使人民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但杂志能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详细地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
第七章 法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封建统治压制报业发展
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为16世纪——18世纪中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统治法国新闻界的三大报纸是:《公报》、《学者报》、《信使报》 1.勒诺多《公报》
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年由勒诺多创办。它也被认为是法国新闻之父。
该报经首相推荐、国王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国王和首相还亲自为之撰稿。开始时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以后增加国会消息、国王谕旨等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实际上是官方的喉舌。
勒诺多家族经营该报131年,至1762年报纸为外交部接办,改名为《法兰西新闻报》,1780年转卖给出版商库克,1915年该报停刊。 2.《学者报》
1665年萨洛创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资助。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的专刊。创办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并延续至今。 3.《信使报》
1672年德维泽创刊于里昂。创刊之初,是一张具有乡土气息、风格多样的报纸,后来便为一张以刊载文艺作品为主的报纸。1724年更名为《法兰西信使》。共存在约120年。 4.《巴黎新闻》
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1777年元旦创办于巴黎,布里索主编。该报虽非官方报纸,但经官方批准,要接受新闻审查。它一般不卷入政治斗争,内容多样,但在《法兰西报》等特权报纸的排挤下,很难报道第一手新闻,后来1789年革命爆发时停刊。
第二节 启蒙思想的传播
1.法国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2.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和贡献
1)启蒙思想家们集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掀起了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气门思想家们不仅将旧制度批判的体无完肤,而且对将“理性”社会化危险是充满信心,认定理性的力量是最强劲的,必将赢得胜利。
3)启蒙运动最直接、最伟大的功绩是为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铺平了道路。
第三节 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发展 1. 大革命中的报刊概况
这一时期,法国报刊业空前繁荣。以三种倾向的报刊为主。
1)革命派报刊:米拉波创办的《普罗旺斯邮报》、马拉创办的《人民之友报》、阿贝尔创办的《杜歇老爹报》、德穆兰创办的《法国吉布拉班革命报》等。这些报纸不同程度的推动了革命进程。但寿命都不长。
2)保皇派报刊:《政治及国家报》等也在负隅顽抗。
3)非政治性报刊:《巴黎新闻报》、《普通箴言报》等,采取不过于介入革命的态度,虽平平淡淡,但寿命较长。 2. 马拉和《人民之友报》
1)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1789年8月创办过报纸《爱国者指南》,出版一期后停刊。9月12日创办《巴黎记者报》,16天后改名为《人民之友报》,发表了许多政论文章,宣扬暴力革命。后被迫停刊。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法兰西共和国报》继续出版。仍坚持革命方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