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园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委会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陕西省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 China)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高可用计算,新型网络软件。先后主持了多项国防预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国家及省部级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等。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
康慕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数据库和计算机科学理论。主讲过编译原理、离散数学、组合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多门大学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参与科研项目多项,主持科研项目经费一百余万,发表科技论文数篇。主编及参与编写教材、专著多部,其中作为主编之一参编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被评为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主讲的“编译原理”于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赵政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科学理论、软件工程、网络软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项科研、教学课题的研究。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部级三等奖5项。目前主要从事算法设计与分析,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方面的研究。
?
智能感知与媒体计算(Intellisense and Media Computing)
主要研究方向:陕西省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10
月。目前研究方向以智能感知与媒体计算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包括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以及图形学等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其中包括智能计算基础研究(视觉计算机理、自然计算与实时智能技术)、智能感知与先进人机交互技术(听、视觉感知机理及先进人机交互、空间多元遥感信息协同处理),及其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承担国家和国防“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国防基础研究、博士点基金等纵向和横向项目6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8项。目前固定人员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共有2名成员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
张艳宁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主任,陕西省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别在大连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访。主持包括 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国防基础研究、国防预研、省部委基金和横向项目等4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王庆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分别在北京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香港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访。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曾主持和参加包括 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预研、省部委基金和横向项目等2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