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A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行为 内容 学生观看录像“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蓝天白云、高视频导入 山流水、草地树木、汽车奔驰、高楼入云、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多彩的物质世界,化学无处不在。什么是化学呢? 图文解读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解读插图,初步形成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培养自学 引出课题 意图 科学。)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感性地去读,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物质相联系,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了解“变化”,形成认识:(学生作助手) 1、白纸显字:向用酚酞试液书写的白纸喷洒稀氨水,白纸上出现红色的字迹“变化之学,探究中学”; 2、反复无常: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实验探究 红,再滴入稀盐酸,红色消失,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反复几次。 3、清水变奶:让学生向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清水变成牛奶”,让另一学生继续吹气“牛奶变成清水”。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课前收集的实物材料、商标、说明及一些相关的高科技信息材料。通过以资调查展示 源共享为目的的调查展示,让学生亲身体会什么是组成、结构及性质,使化学的概念紧密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相关系。 主题:我心目中的化学 1、讨论化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从生活讨论交流 走向化学”; 2、讨论、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从化学走向社会”。 3、学生自主交流感受 深化理解:化学是什么?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归纳总结 的关系。 总结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联系实际,积极探究。 学生通过课件,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拓展研究 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获得信息,树立大课程意识。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升华提高 悟法开窍 形成共识 资源共享 互动实践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获取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慨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4、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AgNO3溶液 HCl溶液 NaOH溶液 酚酞 CuSO4溶液 试管架 大试管3支 小烧杯 事先用酚酞写好“化学大世界”的白纸并晾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魔术激趣
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
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
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
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花开花落知多少”。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
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二、动画展示
教师课前制作由不同图片组成的动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关系?
三、讨论交流
学生欣赏动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四、探究活动
1、阅读教科书、研究插图 2、小组竞赛
(1)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2)列举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3)展示带来的相关资料和实物。
3、预测如果没有化学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让学生在假设中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五、图片展示
1、 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滩。
2、 泰国首都曼谷拥挤的汽车排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3、 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4、 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5、 资料“绿色化学”。
6、 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化学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一组图画) 六、探究小结
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对化学的新认识。
通过化学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立志学好化学造福人类。
七、课堂整理
1、 学完本课题我知道。 2、 初谈学习化学的方法。
八、课后补偿
1、将课堂整理的内容完成后连同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等,装入自己的“化学学习成长袋”中。
2、点击网站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chinese
【背景资料】
1、http://www.pep.com.cn 2、http://www.syjy.cn 3、http://tech.sina.com.cn 4、http://www.newssc.vrg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引入: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一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下面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