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北京市朝阳区初三综合练习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6:47: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②等臂杠杆

① 连通器

③光的反射定律

④撑开的牙膏皮漂浮在水面

b.托盘天平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

引导掘进方向

d.钢铁制成的轮船漂浮

在水面上

a.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 ]20.关于图11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铅块 火花塞

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C.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四个装有适量水和盐水的同样的烧杯,对浸在液体中的圆柱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和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N N N A 甲 A

乙 B B

图10 冷水 热水

C 丙

C

图11

丁 D D

0 1 2 3 4 5 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0 1 2 3 4 5 2.4N 1 2 3 4 5 1N 0 1 2 3 4 5 N 0 1 2 3 4 5 1N 0 1 2 3 4 5 N 0 1 2 3 4 5 0.8N 水

丙 水

盐 水

图12

A.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6N

B.比较图甲、丙、戊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C.比较图甲、丁、戊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D.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kg/m

[ ]22.小阳用图13甲所示的装置先后两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图13乙是木块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木块两次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C.在木块运动过程中,若增大拉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按图13丙所示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3

3

三、实验解答题(共36分,26题3分,

图13

23、24、28、29题各4分,30题5分,25、27题各6分)

23.(1)图14(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14(乙)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甲)

图14

(乙) kW t/oC 100 ?32 9 5 6 单相电度220V 10(20)A 2500r/kW 98 96 94 92 90 0 t/min 1 2 3 4 5 6 图20 图15

24.小刚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5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1)将水从90℃加热到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 (2)水的沸点是________ ℃。

(3)液面上方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

(4)若其它条件不变,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将________。

25.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阳小组的同学将6个阻值不同的发热电阻(其阻值不随温度改变)串联接入同一个电路中,如图16所示,并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出了这6个电阻在通电之前和通电1分钟时的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图16 R/Ω t0/℃ t/℃ △t /℃ 10 21.1 22.5 0.4 20 21.4 22.2 0.8 30 21.2 22.4 1.2 40 20.8 22.4 1.6 50 20.9 22.9 2.0 60 21 23.4 2.4 (1)该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反映的; (2)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t与R的关系,△t=__________; (3)请你列举一个应用该实验结论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17所示,用吸管对准 点(选填:“A”、“B”

图17 或“C”)沿垂直

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发现两个气球靠近,此实验说明 。 27.小阳同学利用焦距f为15cm的凸透镜、一个高度H为3cm的发光体、光屏、光具座和刻度尺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试验中,他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高h的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得到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的初步规律后,他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1)分析比较表中的物距u、像距v及像高h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2)分析比较表中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及像高h与物高H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3)距在

实验 物距u/cm 序号 1 2 3 4 5 6 60.00 45.00 33.75 27.50 25.00 22.50 20.00 22.50 27.00 33.00 37.50 45.00 1.00 1.50 2.40 3.60 4.50 6.00 小阳在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提出如下猜想:当物27.50cm~33.75 cm的范围内,可能成与物体等大的实

像距v/cm 像高h/cm 像,他把该物体放在物距为30cm处时,在光屏上果然得到了像高为3cm的实像。于是他进一步猜想: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可成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接下来,他需要分别改变 和 两个物理量,通过多次实验来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

28.图18所示,小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来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发现随着物体体积的增加,物体所受重力也会增大,由此他认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可添加实验器材),证明小阳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

29.塞贝克效应是指:在两种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金属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在回路中将会出现电流。某科技小组为了验证塞贝克效应,他们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用铁丝、铜丝及电流表组成闭合回路,并将两种导线相连的两个接触点A、B分别置于烧杯的液体中和酒精灯上方,完成如图19a、b、c所示的三次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18 0 1 2 3 4 5 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N 0 1 2 3 4 5 0 N 0 1 2 3 4 5 ···

1 2 3 4 5

2018北京市朝阳区初三综合练习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xwzp5fa1t6vudb8bhn079ew80o9bl00sb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