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达73起、反补贴调查达10起,分别占全球同类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今年上半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多达58起,涉案金额超过80亿美元。 本报讯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24日、25日在美国匹兹堡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因美国不顾中方反对对中国输美轮胎设贸易限制措施,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议题成为会场上不能忽略的焦点。
G20峰会上,中美或在贸易保护问题上展开尖峰对决。而最新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外对华贸易调查涉案金额已超过百亿美元。
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立即使其他国家跟风效仿,巴西在9月10日公布了两项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阿根廷也立即在9月11日跟风表示,将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
进行反倾销调查。毫无疑问,这些反倾销案的频繁出现,将给中国出口形势造成负面影响。 从加入WTO的2001年到2008年,中国受到的反倾销案有463起。全球的反倾销案里,有一半是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的种类从最初的初级商品比如打火机、服装等,现在已进入到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等中高端商品。另外,从最早的反倾销条款到现在的“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的手段也在日益增加。
专家认为,未来三四年内,如果欧美经济持续处在一个比较萧条的状况,受到他们国内企业和工会的压力,针对国际商品特别是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可能还会持续增多,这是我们需要非常警惕的现象。
中国应对:2009年10月中旬,欧洲法院终审裁定:欧委会2007年4月对中国熨衣板反倾销案终裁中,拒绝给予广东佛山顺德永建日用品有限公司市场经济待遇并征收18.1%反倾销税的做法违法,该企业将免征反倾销税。这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在欧盟法院打赢反倾销官司。市场经济待遇问题是制约我国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能否取得较好结果的重要因素。这家普通民营企业应诉成功告诉我们:在遭遇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公正待遇时,涉案企业应当积极应对,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司法制度,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一篇可自由删取:
1 / 6
即使不掌握贸易方面的知识,相信经常关注新闻的人也不会陌生“反倾销”这个词语,因为它一直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最近尤甚。所谓倾销,1994年关贸总协定反倾销协议第2条第1款规定:“如果一项产品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国商业,则该产品将被认定为倾销。”作为贸易救济的手段之一,反倾销则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表现为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本不是贬义词,但许多国家在贸易战中的滥用,使其染上了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据WTO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数量增长28%。其中中国遭遇73起,占总数的35%,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WTO根据全球经济贸易增长模型预测,2009年全球发起反倾销数量将达437起(为2008年2.1倍),是历史上世界发起反倾销数量最多的一年。
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09年1~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
9月以来,更有多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9月4日,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9月4日,欧盟决定继续维持对中国钢铁管接头58.6%的反倾销税,欧盟对华钢铁管接头征收反倾销税至此已达13年之久。
9月8日,欧盟委员会对从中国、韩国出口至欧盟的聚酯高强力纱发起反倾销调查。 9月8日,阿根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巴西的机织物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9月9日,澳大利亚海关恢复对碳钢焊管案的双反调查。
9月9日,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塑料皮下注射器启动反倾销调查。 9月9日,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离心泵启动反倾销调查。 9月16日,巴西决定对中国鞋类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2 / 6
9月18日,阿根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用橡胶轮胎继续维持原反倾销措施。 9月24日,阿根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瓷餐具及其他家用卫生瓷器采取反倾销措施。 9月28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我输美钢制规范紧固件产品进行反补贴与反倾销损害初步调查。
10月6日,欧盟决定对来自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10月7日,阿根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秘鲁的拉锁及链条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 10月8日,澳大利亚海关决定对我碳钢焊管(也称空心钢管)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并启动新一轮复审。
10月13日,美国决定继续维持对华定尺碳素钢板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10月14日,美商务部决定分别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铜版纸与紧固件产品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合并调查。
10月15日,美商务部对我输美磷酸盐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9月,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未实现的承诺:关于G20峰会的报告》,对2008年11月G20峰会以来各国政府采取的425项“影响另一国商业利益”的措施进行分析指出,G20峰会以来,各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大多包含保护主义内容,G20成员普遍未能遵守2008年11月峰会上领导人关于不实施保护主义的承诺,中国是各国实施保护主义措施的首要目标。研究显示,56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99项措施中包括损害中国商业利益的内容,134项尚未实施的措施中,77项影响中国利益,均位居第一。
本轮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低迷,如今似乎已触底显露出好迹象,但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仍然强劲。WTO 预测2009年全球反倾销数量将是2008年的2倍,原因在于经济衰退对各国产业影响的数据具有滞后性,此次经济下降趋势始于2008年下半年,因此反倾销的数量将于2009年迅速增长。专家认为,对于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场持久战,预计全球经济明显复苏一年后,这股势头才会有所减退。 面对如此密集甚至会更加汹涌的反倾销浪潮,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
3 / 6
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理论与历史都表明,经济繁荣则自由贸易主义盛行,经济衰退则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连续下滑、消费不振、投资减少、失业率飙升。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中国作为拥有最高增长率的世界贸易大国,自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针对目标。
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是严峻的挑战,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弊端,同时也是机遇,我国应借此机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包括:调整需求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大力扩大内需;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整城乡结构,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加速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减少对外需的过分依赖,就要大力扩大内需,将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结构性减税、消费补贴等政策落实到实处,拉动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只有内需提高了,才能减少我国经济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世界经济形势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优化出口结构
就商品结构而言,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及机电、电子等低附加值的产品。我国目前还是处于中下游的产品制造环节的国家,仅靠低廉劳动成本的优势获得全球制造业加工工厂的地位,所创造的附加价值极为有限。从倾销的概念来看,与高附加值产品相比,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产品自然更容易受到反倾销的指控。我国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的不利格局,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等方法来获取上游地位。企业应努力进行技术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就出口市场结构而言,我国出口仍然以欧盟、美国和香港为主要目标市场,而经香港转口的出口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到达欧美市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具体到某些出口产品,出口市场集中甚至单一的现象更为严重。市场集中导致出口产品在进口国更易成为反倾销的对象,也降低了产品抵御反倾销风险的能力。我国企业应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市场,改变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日本的局面,加大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实施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4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