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
(2)_____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最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颜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 ① ②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 B.甲醛是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类型、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贮存条件、净含量等。
购买时你应该关注牛奶包装盒标签上的哪些信息?请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 6.(9分)古诗阅读
南行别第中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流教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7.(14分)文言文阅读
(一)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来尝乘马与肩③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半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期公疾愈,税域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奥:轿子。
(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昊,日俱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鸟巾,昊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恢幞头③.安在。昊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急之。因呼一仆同昊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 .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①乞:给。 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去蒋山亦七里 .②公适见之 .③且戒苟以转售 .④乃复遗吴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线句的意思。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4)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写作(68分)
8.(8分)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区] 。
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100字左右。 9.(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
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16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芒种为五月季。“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田野里开始(mí)____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àng) _____神(yí)_____,此时草厚螳螂生,螳娜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选自《微谈节气》) (1)根据拼音写权字。
(mí) 弥 漫 心(kuàng) 旷 神(yí) 怡 (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都有关的成语。
(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 B A.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 B.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mí)漫”写作“弥漫”,“心(kuàng)神(yí)”写作“心旷神怡”;
(2)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根据对成语平时的积累可知,与螳都有关的成语,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本题考查对节气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从文中内容可知,应该是夏季麦熟的季节,而不是秋季和冬季。故应选B。 【解答】答案: (1)弥 旷 怡;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独臂当车(螳臂挡车); (3)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