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在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暨农业产业化动员会上的讲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21:31: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暨农业产业化动员

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党对全国上下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是“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进一步完善。贯彻“三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最为关键的是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刚才,部分乡镇和土地流转大户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同志传达了市农村土地流转会议精神,并对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初见成效。全县承包耕地流转面积由“十五”末的1.5万亩增加到3.6万亩;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由零增加到5000亩。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良好。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8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9家、县级2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值近2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8个,成员7852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总量偏小,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占较大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有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6万亩,仅占承包

耕地面积的3.3%,低于全市5%的水平。二是农业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县4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仅有6家,且多为初加工产业,科技含量低,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化链条不稳固,带动能力弱,农民从中受益不多。三是一些地方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因此,我们要站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自发掘地种粮、兴修水利,农田总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逐年翻番,农业生产迈入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近年来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种田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边际效益趋向于零,突破发展障碍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实现土地资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市场引导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产业化规模经营;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把品牌的理念融入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提升农产品档次;通过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构建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从全局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金钥匙。统筹城乡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这个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只有通过加速土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吸纳带动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传统农业才有真正的出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才能加快,城乡发展的差距才能尽快缩小。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贯通工农、利联城乡,能够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是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城镇投资和扩大消费的有力引擎。通过土地流转,使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向城市、小城镇集聚。相对集聚的人口可以降低人均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成本,并为发展工业提供劳动力,为发展服务业提供需求,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粮食,一直以来都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粮食生产有保障,农村和谐稳定才有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几千亩、上万亩的连片生产规模,农民才放心投入,才有大回报。通过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可以有效的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化零为整,大幅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做到旱涝保收,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农民生活才能改善。

农村社会稳定,有赖于土地制度的稳定,有效解决土地纠纷,才能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当前,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中,有一半以上与土地纠纷有关,产生土地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确地确权工作没有做好、做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有可靠的保障,既维护了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权益,又满足了农民的恋土情结,同时还有利于化解土地纠纷。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是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促进农民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强农产

品加工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物流、包装等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缓解企业用工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 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性很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把握政策,坚持原则,抓住重点,平稳、有序推进。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心组织,稳步推进。要破除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格局,大力培育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使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主体;要迅速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发展最快、带动力最强的关键环节;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推进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农村土地流转要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加充分而有保障为前提,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要建立在稳定、完善的权属关系基础之上,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原则,保障集体、农户、经营主体各方权益。既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又要有效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臵。同时,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明确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二是有利于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目前,我县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已呈现多样化,如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这些都是大胆探索的成果,

在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暨农业产业化动员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y4c121b824bptb10m0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