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科素养检测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4.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
1.信息技术课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v)
2.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v)
3.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v) 4.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求学生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v) 5.小学生要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v)
6.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72学时,建议108学时。 (x) 7.小学生最少要学会两种汉字输入方法。 (x) 8.小学生要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求 (v)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操作系统部分学生应掌握哪些内容? 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 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2.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小学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编程题25分
写出画一个边长为80的五角星的操作程序。 REPEAT 5[FD 80 RT 1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