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声音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2、牛顿和伽利略一样,强调把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3、听一听周围的声音
风声——呼呼 雨声——哗哗、沙沙、噼噼啪啪、淅淅沥沥 自然界的声音 雷声——轰隆隆 流水声——哗哗、哗啦啦 泉水——叮咚、叮咚 树叶——沙沙 青蛙——呱呱呱呱 蜜蜂——嗡嗡嗡嗡 动物的声音 小鸟——唧唧喳喳 马蹄——嗒嗒嗒嗒 小鸡——叽叽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说话的声音、敲打声、噪声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的强与弱、高和低与什么有关? 音乐声、歌声、读书声 机器的轰鸣声
4、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尖细、粗犷、浑厚、低沉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听到的声音 鸟叫声 狗叫声 咳嗽声 雷声 下雨声 溪水声 马蹄声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已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再放开,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4、我们的发声器官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6、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7、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发声物体 弹拨橡皮筋 拨动钢尺 轻击鼓面 我看到的现象 橡皮筋在振动 钢尺在振动 鼓面在振动 我听到的 橡皮筋发出嗡嗡的声音 钢尺发出振动的嗡嗡声 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 我的想法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鸟的喉咙 狗的喉咙 人的喉咙 云层的碰撞产生 雨滴撞击物体 溪水撞击物体 马蹄撞击地面 对声音主要特点的描述 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 很响(强),比较刺耳 比较响(强) 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 响(强),低,比较刺耳 比较轻(弱),悦耳 比下雨声响,悦耳 比较沉闷(低),有节奏 汽车喇叭声 司机按汽车喇叭 敲击音叉
音叉在振动 音叉发出振动的嗡嗡声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听到的声音 鼓声 抓挠桌面的声音 土电话的声音 水中发声物体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 空气(气体) 桌面(固体) 线绳(固体) 水(液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