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高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5:17: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10道选择题+3道材料题)

1(2015年上海卷23)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 ) A.人的精神活动 B.人的理性行 为 C.人的日常生活 D.人的存在方式

2(2015年上海卷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 ,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 3(2015年四川卷6)观察图2.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5年重庆文综政治卷27)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③?? 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②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 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5年江苏卷27)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5年天津卷9)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7(2015年全国卷Ⅱ23)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8(2015年北京卷24)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 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年安徽卷10)图2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10(2015年广东卷35)图6漫画 (作者: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在认识事物时,

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 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 材料题

1(2015年江苏卷37)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 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 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8分)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 300 字左右。

2(2015年课标卷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3(2015年山东卷4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9分)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高考试题 的文档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高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yguc5mlh141z4h1ryx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