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高考福建地理)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
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
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43.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
--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N 人工切坡
道路 黄土砂岩花岗岩建筑物600m0300 图 11
2011年高考地理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
--
2011年高考文综福建40.B题﹝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
月雹日(天) 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9 8 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7 6 下列问题。 5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4 3 2 节,并分析其原因。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
(2013高考题福建卷)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
冷冻灾害高发的原
因。(9分)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
-- (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 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 。(2分)
⑵ 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
坡、 、 等
自然灾害。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 (4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