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萧山八中、富阳新登中学、临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1:2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化学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5.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类在未来将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2.下列反应既属于吸热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 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乙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3.反应X (s) + 3Y(g) = 4Z(g) + 5M(g) 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v(X)=0.005 mol?L?s .

Cv(Y)=0.01 mol?L?s .

4.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1

﹣1﹣1

﹣1

B. v(Z)= 0.01 mol?L?s

﹣1﹣1

D. v(M)=0.025 mol?L?s

﹣1﹣1

5、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3NA B、2 mol SO2 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2mol SO3 C、17g羟基(—OH)所含电子数为10NA

D、0.1mol/L稀硫酸中含有SO4离子个数为0.1NA

6、为了证明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中含有NH4、Fe、SO4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

1

+

2+

2-2—

确的是 .

A、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若试管口上蘸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变蓝,则可证明晶体中含有结晶水

B、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

C、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

D、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

7、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

A.反应的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C.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无关

D.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8、已知101kPa下,有热化学方程式(Q1、Q2均为正值):

1-1

① C(s)+O2(g) = CO(g) ΔH1 =-Q1 kJ·mol;② C(s)+O2(g) = CO2(g) ΔH2 =-Q2 kJ·mol

2

-1

2-+

2+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Q1

D.1 mol CO2气体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干冰具有的能量

9、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Cl2<I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构成物质微粒间的化学键键能越小,该物质的能量就越低,物质越稳定 D.升高温度能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1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2中,往烧杯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2

-

C.图3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大 D.图4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

1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海水中可以制取镁、溴、碘等物质

B、电解精炼铜(含少量Fe、Zn、Pt)的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ZnC、氯碱工业中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池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 D、在镀件上电镀银,电镀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等于阴极增加的质量 14、一定温度下,反应2NO2(g)

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2+

2+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15、100mL 1mol/L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几乎不能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粉末 B、冰醋酸 C、硝酸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 16、某温度下,反应SO2(g) +2SO3(g)

1O2(g) 2SO3(g) 的平衡常数为K1,在同一温度下,反应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

17、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8、一定条件下,0.3mol X(g)与0.3mol Y(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下列示意图可能成立的是

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萧山八中、富阳新登中学、临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yt777730q7b8vd538ce5nrap1rg8p00xf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