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 35.5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银器用除锈剂见新 A. A 【答案】A 【解析】
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 古画水洗除尘 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B. B C. C D. D
【详解】A.银器表面锈蚀物成分大多数为氧化银、氯化银、硫化银等,除此外还常会有银合金里所含铜质的腐蚀产物。对于锈层含较多绿锈的,可以考虑使用甲酸溶液,甲酸能有效的分解含铜矿化物,而对银不起作用;对于银器表面变色较深,锈层较厚重的,要考虑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处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主要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使器物恢复原状,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古画水洗除尘是用羊毛排笔蘸温水淋于画上,等画完全浸透进水,在用毛巾蘸干画上的水分,如此进行多次,直到毛巾中挤出的水由污黄浑浊变得澄清透明为止,说明基本将画中的污渍清除干净,未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1
D.木器表面擦拭烫蜡是蜂蜡本身的熔点很低,可以用吹风机对固体蜂蜡吹一会,会有稍微融化,此时把软化的蜂蜡大致涂到木头上,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吹涂好蜂蜡的木器,使蜂蜡融化,完全覆盖木器,然后用棉布把多余的蜂蜡擦掉,再用热风吹,使蜂蜡更好的渗入木头当中,未涉及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点睛】本题把化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应用项结合,难度不大,关键理解化学变化应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答。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HCl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光束通过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进行判断
【详解】A. HCl溶液不属于胶体,光束通过不会产生达尔效应,故A错误;B. NaOH溶液不属于胶体,光束通过不会产生达尔效应,故B错误;C. K2SO4溶液不属于胶体,光束通过不会产生达尔效应,故C错误;D. 光束通过淀粉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答案:D。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进行判断。
【详解】A. 铜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 蔗糖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钾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 D. 稀硫酸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
B. 蔗糖
C. 硝酸钾
D. 稀硫酸
B. NaOH溶液
C. K2SO4溶液
D. 淀粉胶体
2
意;答案:C。
4.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H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进行判断。
【详解】A. H、B. Li、C. Na、D. K均属于第IA族元素,由H到K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也逐渐增大,故K的原子半径最大;答案:D。
5.下列各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A. Na、Mg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a、Mg
同一周期,故不符合题意; B. N、O在同一周期,故不符合题意;C. F、Cl在同一
B. N、O
C. F、Cl
D. Al、Si
B. Li
C. Na
D. K
主族,故符合题意;D. Al、Si在同一周期,故不符合题意;答案:C。
6.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判断。
B. 油脂
C. 淀粉
D. 苯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