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成语“大雅之堂”典出丹棱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3:12: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成语“大雅之堂”典出丹棱县

(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国学院名誉院长 郑林森)

国家教育部门推荐优秀图书《汉语成语词典》记载:“大雅之堂[注音]da ya zhi tang[释义]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出处]清·袁枚《与陈刺史虚斋》:“诚恐鲰生笔舌,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例句]这些雕虫小技,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59页)中国成语“大雅之堂”典故出自何处呢?由黄庭坚的《大雅堂序》(《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和《大雅堂记》中都有“丹棱”而得出成语“大雅之堂”典出丹棱县。出自北宋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的《大雅堂记》中“(丹棱杨)素翁(《丹棱县志》记载:‘杨素,姓杨,名素,号素翁。’时人称之杨素翁)可并刻此于大雅堂中”,“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中国作家出版社《中国大雅堂》20页)。北宋大雅堂由丹棱人杨素出资修在丹棱县杨湾,于公元1100年(农历)9月9日建成。黄庭坚为之作《刻杜子美巴蜀诗序》、题名“大雅堂”、作《大雅堂记》。大雅堂内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碑三百余方。世界文化名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为之题词:“诗至杜子美,天下之能事尽矣”(清彭端淑《大雅堂记》)北宋大雅堂建成曾轰动北宋文坛,全国各地游人前来丹棱参观唐代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大雅诗和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书法“双绝”。北宋大雅堂的建成标志着文坛领袖苏轼、黄庭坚领导北宋诗文运动取得里程碑的胜利。北宋丹棱人杨素在丹棱县修的北宋大雅堂,成了中国成语“大雅之堂”的典故。后人把能否登“大雅之堂”作为衡量和区别文艺作品的雅正与粗俗的标准。起名“中国大雅堂”,源于宋朝散大夫杨素修建的北宋大雅堂成为全国人民近千年来萦绕心头的印记,源于世界和全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两川夔峡诗的无比热爱,源于中国大雅文化在中国的几千年的情结。20世纪90年代《四川日报》报道说:“全国唯一的大雅堂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系宋代丹棱名士杨素(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为弘扬杜诗而建。堂内珍

藏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手书杜甫诗碑300余方。大雅堂毁于明末兵燹。”

黄庭坚写北宋《大雅堂序》(既《刻杜子美巴蜀诗序》)

自予谪居黔州,欲属一奇土而有力者,尽刻杜子美东西川及夔州诗,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之耳。而目前所见,碌碌不能办事,以故未尝发于口。丹棱杨素翁拏扁舟,蹴犍为,略陵云,下郁邬,访余于戎州。闻之,欣然请攻坚石,募善工,约以丹棱之麦三食新而毕,作堂以宇之。予因名其堂曰“大雅”,而悉书遗之。此西川之盛事,亦使来世知素翁真磊落人

也。黄庭坚序

——摘自《四川通志》(《明统志》2071页)。注:《大雅堂序》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彭华老师提供。《前、后大雅堂记》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郗伯侯提供。《丹棱县志》记载:“杨素,姓杨,名素,号素翁。”(33页)

译文:自从我被贬到四川黔州以来,就想嘱托一位非常有才学和办事能力的人,全数镌刻杜甫在东川、西川和夔州写的诗歌,使久被埋没的高雅歌声重新响彻巴蜀大地。然而,前段时间所见到的人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不能办,这种愿望过了很久都没有说出口。丹棱县人杨素,驾驶一只小船,经过犍为、越过凌云大佛,走过郁邬这个地方,到戎州来拜访我。听我说想托人铭刻杜甫诗作,他高兴地请承办凿刻坚石之事,打算招慕能工巧匠刻石,大约在丹棱县麦子三熟后就能刻完,同时修建一座高大房屋存放,展出诗碑。我沿用古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名称,给所建房屋取名“大雅堂”,并且尽书写杜甫两川、夔峡诸诗交给杨素。此事是西川一件大事,除再现杜诗之美外,也可使后辈人知道杨素真不愧为光明磊落的伟人。

中国大雅堂营造者“杨素”还是姓杨名“素翁”

据《杨素传》一文记载;大雅堂营建者杨素,北宋四川丹稜县杨湾人。他姓杨,名素,号素翁。时人称之为杨素翁。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姓陆名游,号素翁,人称陆放翁一样。下面举七个证据:①北宋杨素请人在龙鹄山仙人顶营造道教造像七龛,旁有“元祐庚午杨素挈男时晖夏课此山”题记。北宋石刻有“杨素”本人题记石刻为证。②南宋宰相周必大撰《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焘神道碑》记载:“妻硕人杨氏,同邑赠朝散大夫素之孙,黄庭坚为记大雅堂者。”中华书局出版书明明记的是“杨素”的孙女是李焘的妻子。③《丹稜县志》(民国三十七年版)记载:“考杨素称号多曰:‘素翁’。”明确记杨素的号是“素翁”。(33页)④《丹稜县志》(光绪版)记载:“宋朝散大夫杨素墓在县北十五里(龙鹄山)。”⑤《丹稜县民间文学集成》记载:“杨素是大雅堂的营建者,他是南宋大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154页)⑥《中国地方志集成·丹稜县志》记载:“大雅堂在县城南三里许,宋邑人杨素请黄庭坚书杜甫蜀中诗,刻石作堂荫之。”(第38辑第787页)⑦“大雅堂,堂名。宋丹棱人杨素所建。”(台湾《中文大辞典》1487页。)

来悉以以闻为于见没川士大 世书宇丹之略口碌而及而雅 知遗之棱欣陵丹碌复夔有自堂 素翁之予之然云棱不盈州力予因麦请下杨诗者谪北序 真此名三攻郁素能三使尽居宋刻( 磊西落川其食坚邬翁办巴事之大刻黔·杜子 人之堂新石访以耳雅杜州黄庭美 也盛曰而募余之子欲坚巴事大毕善于扁故而音美属 蜀 亦雅作工戎舟未目久东一诗 使而堂约州蹴尝前犍发所湮西奇序) 国家教育部推荐优秀图书《汉语成语词典》记载:“大雅之堂[注音]da ya zhi tang[释义]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出处]清·袁枚《与陈刺史虚斋》:“诚恐鲰生笔舌,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例句]这些雕虫小技,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59页)中国成语“大雅之堂”典故出自何处呢?由黄庭坚的《大雅堂序》(《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和《大雅堂记》中都有“丹棱”而得出成语“大雅之堂”典出丹棱县。出自北宋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的《大雅堂记》中“(丹棱杨)素翁(《丹棱县志》记载:‘杨素,姓杨,名素,号素翁。’时人称之杨素翁)可并刻此于大雅堂中”,“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中国作家出版社《中国大雅堂》20页)。北宋大雅堂由丹棱人杨素出资修在丹棱县杨湾,于公元1100年(农历)9月9日建成。黄庭坚为之作《刻杜子美巴蜀诗序》、题名“大雅堂”、作《大雅堂记》。大雅堂内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碑三百余方。世界文化名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为之题词:“诗至杜子美,天下之能事尽矣”(清彭端淑《大雅堂记》)北宋大雅堂建成曾轰动北宋文坛,全国各地游人前来丹

棱参观唐代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大雅诗和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书法“双绝”。北宋大雅堂的建成标志着文坛领袖苏轼、黄庭坚领导北宋诗文运动取得里程碑的胜利。北宋丹棱人杨素在丹棱县修的北宋大雅堂,成了中国成语“大雅之堂”的典故。后人把能否登“大雅之堂”作为衡量和区别文艺作品的雅正与粗俗的标准。起名“中国大雅堂”,源于宋朝散大夫杨素修建的北宋大雅堂成为全国人民近千年来萦绕心头的印记,源于世界和全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两川夔峡诗的无比热爱,源于中国大雅文化在中国的几千年的情结。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日报》报道说:“全国唯一的大雅堂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系宋代丹棱名士杨素(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为弘扬杜诗而建。堂内珍藏宋代

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手书杜甫诗碑300余方。大雅堂毁于明末兵燹。”1997年6月中共丹棱县委副书记郝跃南作序《中国大雅堂》已将北宋丹棱大雅堂命名为“中国大雅堂”。“丹棱县有中国大雅堂遗址和丹棱县是中国大雅堂故里”,是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相关领导指示在《中国传统文化大典》一书中向全国人民公布的。2011年4月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录》一书已将丹棱北宋大雅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展示如下:“北宋大雅堂是中国的诗歌殿堂。举世无双的北宋大雅堂是朝散大夫(官阶从二品)杨素(丹棱县杨湾人,他是著名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于北宋元符三年农历九月九日在丹棱县建成的六个大殿。中国大雅堂是中国大雅文化的物质载体。以世界文化名人孔子、李白、杜甫、苏轼为代表的中国大雅文化是挺起中华文化的脊梁。四川眉州(今眉山市)丹棱是中国大雅堂的故里。丹棱就是中国大雅堂的文学圣地,是中国大雅文化的发源地。”(790页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世界发行)2011年10月,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并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丹棱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2月建成第一期主体工程。在丹棱县城南笔架山重建中国大雅堂。以此传承中国大雅文化和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北宋文坛领袖苏轼写大雅诗(“大雅初微缺??变作楚臣骚”写于1092年)发表920周年。在中国大雅文化之乡的丹棱,为创建富裕美好的中国大雅家园而奋斗。

丹棱县委、县政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创造条件重建北宋大雅堂于城南笔架山。2011年8月5日丹棱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建中国大雅堂进行隆重奠基仪式。2011年12月18日,丹棱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中国大雅家园”建设正式启动的新闻发布会,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介绍丹棱县正全力建设中国大雅堂的情况。中国大雅堂

在丹棱县城南笔架山(展示苏东坡曾晒笔的神韵之山)重建是利国利民的大喜事。中国大雅堂,欢迎全国及全世界人民来此参观,亲自体验登中国大雅堂的喜悦心情。中国大雅堂名标青史。让中国成语“大雅之堂”响彻世界。

重建中国大雅堂是丹棱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丹棱县人民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立市”、“文化名县”中的伟大创举;重建中国大雅堂是丹棱县人民建设“中国大雅家园”迈出的可喜一步;重建中国大雅堂是丹棱县人民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建设中国大雅文化之乡的伟大的举措;重建中国大雅堂是丹棱县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功伟绩;重建中国大雅堂是杜甫诞辰1300年最好的纪念方式;重建中国大雅堂是丹棱县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创建!让我们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大雅堂宏伟殿堂的建成欢呼!

中国成语“大雅之堂”典出丹棱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yvxh10i1b9x6b7430z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