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教学论课程导学
“科学教育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课程。每一位学习者,要想在本课程的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教育教学论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教学素养,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学科的综合性,努力拓展自身认知结构
科学教育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科学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为学科背景,以系统论、科学传播学、科学学习理论和科学教学论等理论为基础。因此,要学好本门课程,每一个学习者必须对相关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完善认知结构。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以激发和呵护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形成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感悟科学本质,接受科学精神的陶冶,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只有理解了科学本质和科学本身,才能在以后的工作者自觉开展科学素养的教育。此外,为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学习本课程理论的过程中,就必须深刻参悟科学教育的本质和科学的本质,广泛涉猎科学教育各分支的知识和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科学知识背景和学科视野,理解科学知识体系内在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且还要注重各个学科间的关联性与综合性。
2.认清学科的实践性,牢固树立“做中学”的思想
科学教育教学论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这如同学骑自行车只知道要领没去实践过一样是不可能学会的;因此,每一位学习者必须参与到实际的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分析、听课、备课、案例探讨、教学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切身体验,才能真正掌握科学教学理论和方法。
3.关注学科的发展性,积极吸收先进成果服务教学
随着科学哲学、脑科学,以及学习心理学等的发展和研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更进一步揭示了科学的本质和人类学习的特点。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应该积极关注这些成果,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验展开相应的教学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科学教学水平和效率。
总之,科学教育教学论的学习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研究与科学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一方面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事科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科学教学素养,为从事科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