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23:20: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表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重点

1、 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什么是区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第一、二、三段,思考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和方法划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 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 和边界。 【难点分析】 1、 对区域的认识 (1)、区域类型。即看清该区域按什么标准划分的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2)、区位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 (3)、区内共同性。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4)、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 (5)、边界形状。就是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确地确认,如省区轮廓、湖泊轮廓等。

2、区域的特征 (1)、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2)、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整体性。指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4)、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

(过渡语)——不同区域由于 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 等也存在差异。 知识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图1、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和图1、2《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思考教材P2的思考题。

第 1 页 共 4 页

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环境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大致位于 °N,地处我国 中部 地理位置 位于 °N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的 部,长江 气候条件 气候,年降水量 , 气候,雨热 ,年降水量 , 雨热 ,河湖 ,水热条热量 件 土地条件 经过人们长期改造形成 (土壤)广布,耕地多为 土,耕地多为 ,人均耕 ,人均耕地 地 且较 且 矿产资源条件 等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发展 耕作业,主要种植 ,一年 熟, 较为发达 发展 耕作业,主要种植 ,一年 熟,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业 工业 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沿海航线利用当地丰富的 资源的 ,又是长江 ,对内外联系方便, 和周围地区的 、 等资 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展 工业;从国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国的 工业基地。 工业; 工业基地。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除了对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有影响外,还对城市建筑等由影响,请完成教材P3页的活动。 地区 房屋建筑 北方地区 旧式居民多用土坯垒墙,室内砌土炕,黄土高原地区挖窑洞居住 南方地区 旧式民居多用砖瓦、竹木,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雨水流泻 交通工具 居民食品 运动项目 过去多用骡马做役畜,便于在旱地骑乘、水乡,船舶是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 拉车;现代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 以面食为主,例如馒头、面条、饺子、包子等,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 溜冰 以大米为主,如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等 游泳、龙舟竞赛等 第 2 页 共 4 页

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方面入手 (1)、首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 、 、 、 、水文及 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2)、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分析自然环境对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 、 、 、人口(素质、数量)、旅游业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国际经济环境、国内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协同状况及历史背景、文化积淀等等。

问题探究:教材P4活动题2,方法点拨,从气候、地形、房屋建筑、农业生产等方面思考。 知识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课本P4-5,思考下面问题:

1、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粮食生产地位是怎样的? 2、 这种地位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地理因素的影响?

比较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理环境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开发时期 早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耕作业发展缓慢 成为我国 的主要产地和我国主要的 和棉花生产基地 原因分析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 成为交通的阻隔; 使人们开垦困难。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的很 ,农业生产规模 ,机械化程度 ,商品率 中期 后期 粮仓地位让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棉花生产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方法点拨: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技巧,可以从两个方向上进行: 横向和纵向。

(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客观的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水平。

(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历史上区域发展的限制条件可能成为后来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区域发展曾经的有利条件也可能演变为区域长足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分析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文字整理归类:成因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第四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 3 页 共 4 页

【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放、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回答1~2题。 1. 这种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 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优势特色相同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HTK] 某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3~4题

3.该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4.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类型、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回答5~6题。

5.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其形态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建筑材料 B.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C.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D.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6.适宜的室内光照可以改善居室内的微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

A.房屋的朝向 B.房屋之间的间距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D.窗户的大小 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7~8题。

7.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①交通落后 ]②水系稠密 ③地势低平 ④土质黏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成熟阶段 D.后期阶段

第 4 页 共 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的文档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yzxg8r3dz62h60030u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