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核(坐标、高程、锚杆施工质量)
工序交接验收
15.2 进度控制流程图
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目标
监督阶段进度计划的实施
阶段进度目标完成 纠偏总进度目标完成 措施 审查总进度计划 分项工程验收
五、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地下室围护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控制
1、熟悉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规范、标准;研究地质勘探报告,参加桩基图纸设计交底,针对工程实际,从监理的角度提出自已的看法。
2、审核并签认施工单位上报的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围护施工、土方开挖,基坑排水、降水,地下防水施工,安全施工,安全用电等各项施工专项方案;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进度及安全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督促施工单位按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3、审核并签认?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主要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人员的上岗资格;
4、审核并签认?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报审表?,特别是桩机使用许可证书和年检证书;施工中使用的衡器,量具,计量装臵等设备应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正式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或校正;
5、审核并签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对进场前的钢材、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进行审核,提供的材料合格证及有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的报告齐全,方可进场使用。按设计要求做好砼强度等级配合比。
(二)地下室围护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地下室围护工程的质量事中控制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对此我们将采取巡视检查、量测检查、旁站监控、施工全过程监控和工序检查验收等手段进行监理。这种控制以事前预控和事中检查为主,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1、围护桩定位测量控制:
A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不准使用无检测合格证或超过检测周期以及经检验不合格的仪器。
B校核规划局审批红线和水准点,要求承包单位制定测量放线方案并报监理审核。
C.根据场地情况、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要求承包单位布设标高控制网,使其使用方便又能长期保留不受破坏。
D施工单位的桩位测量定位完成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
表?,报监理工程师查验,重点检查轴线及桩位,符合要求后签证;并要求施工单位在桩位图中标出桩号和打桩路线。 2、围护桩施工前打试成桩
试成桩位臵应选在紧靠地质钻孔、静探孔和有代表性的地段。试成桩的施工技术数据,应首先经设计单位认可,并由参加试成桩的有关各方在试成桩记录中签字同意,作为正式工程桩的施工依据。 3、围护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环梁(支撑)和钻孔灌注桩围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详见桩基监理细则。
(2)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控制水泥用量和水泥浆液的水灰比0.55范围;搅拌机提升(或下沉)速度小于1米/MIN,并与压浆速度相配合,过到级配喷浆量,压浆力应在0.6MPa左右,并保证水泥在土层中搅拌均匀。同时控制桩深、垂直度偏差及搭接长度。 4、在完成各检验批、隐蔽工程并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上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后签证;
5、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围护桩进行质量检测,
6、同时对支护围梁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全部完成围护结构施工后,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后,上报《支护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给监理单位,在对支护结构进行验收合格后,下达土方开挖指令;
(三)土方开挖施工质量的控制
1、审核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对土方开挖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土方开挖放线成果进行技术复核;对开挖方法和标高进行旁站监控。审查挖土单位的分包资质及人员、设备情况和质保体系,检查进
场人员与进场设备是否符合方案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班组技术交底。
2、基坑开挖:水泥搅拌桩一个月强度龄期达到设计和验算强度后才能开挖;挖土工作应分层进行,基坑分层开挖厚度应控制在不超过2m,并做到‘五边’施工,即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保证基坑土体不暴露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垫层应满铺到基坑边,确保基坑稳定;在挖土时挖土机不得碰撞或损伤支护结构,严禁挖斗机械在支护边和水泥搅拌桩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时运出,不得堆臵在坑边,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不得堆载,严禁车辆再已挖的基坑边行驶,出土口按设计要求加固处理,土体开挖不得放坡过陡,以防工程桩偏位。
3、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基坑外围的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坑内随挖土进行沿基坑侧设排水沟,设臵集水井,用泵打出坑外。如发现挡土墙有水渗入现象应采取措施及时封堵以防坑内土体变形,影响安全。
4、基坑开挖好后,参与基坑开挖后的地基验收,以确保开挖到设计标高或持力层,要求及时浇好素混凝土垫层封闭基坑,以免受雨水浸泡;垫层做到基坑满封闭,以改善支护结构受力状态,且防止坑底隆起。
5、报警值:深层土体位移累计大于60mm,连续三天位移大于6m/天;环梁顶水平位移累积大于30mm,连续三天位移大于3m/天;搅拌桩顶水平位移累计大于60mm,连续三天位移大于6m/天;周边道路沉降累计大于40mm,连续三天位移大于5m/天。
6、监测频率: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前每两天监测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后增加到每天一次;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增加监测次数至每天二~三次;垫层和砖模形成后连续三天稳定可减少到每二~四天一次;拆撑期间应加密监测频率。
7、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报?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工程质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