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重要考点汇总
(时间:2016年1月6/7/8日) 制作人: 姜猛
注:因文学史内容繁杂,总结仅作自愿参考。不足和纰漏在所难免,请用者自行更删补订!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一)引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了解梁启超所起的作用?(P5-7)
答:从晚清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功当归梁启超。他先后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 2.“五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P17-20) 答:主要围绕“四提倡四反对”展开的;即: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五四“文学革命内容?(P17-20)
答: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2).批判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影响; 4).提倡以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 4.解释下列文学社团?(P23-25)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雨丝社 湖畔诗社 新月社 答:文学研究会【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
来源: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作家们,在这一时期,创办了体现自己追求的文艺刊物。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活跃时间:1921年在北京成立,二三十年代非常活跃。
主要成员: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茅盾(沈雁冰)、叶绍均、许地山等12人。 突出贡献: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的旧文学,创作了新文学。反映了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过人生的一般问题。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先河。
意识形态:以“为人生”为创会宗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文学主张着眼于社会现实,破除旧文学的娱乐消遣作用。 创作社【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
来源:受欧洲文学思潮影响,主要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活跃时间: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因思想“左倾”,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 主要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留学生(初期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人(后期成员)。
突出贡献:侧重直抒胸臆和病态心理描写,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的主要形式,显示出与文研会迥异的创作风格。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先河。
意识形态: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作品侧重自我抒情性表现;后期提倡“?左倾?的革命文学。” 雨丝社
成立时间:1924年11月创刊《雨丝》。
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
主要特点: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幽默泼辣的“雨丝文体”,而获“雨丝派”称号。鲁迅是雨丝派主将。 湖畔诗社
成立时间:1922年3月成立于上海。
主要成员: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 主要特点:以写作爱情诗而闻名 新月社(新月诗派)
成立时间:1923年始于北京
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等,多系英美留学生。 主要特点:初期主要开展戏剧活动,后期以创多种期刊著称。
(二)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5.二十年代的几次文学论证是?(P25-27) 答:1).林(纾)蔡(元培)之争;)
2).与”学衡派“的斗争; 3).和”甲寅派“的斗争。 6.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P27-28)
答:1).在内容上否定了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
2).在文学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3).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中外文学的密切联系。
(三)20年代小说
7.《狂人日记》的狂人的形象特点是?(P34-36) 答:1)。.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
2).反传统、具有现代意识的狂人艺术形象; 3).严于自我解剖; 4).对未来充满信心; 5).有弱点。
8.分析阿Q的性格特征和“精神胜利法”的成因?(P36-40)
答:成因:1).在客观世界,封建势力的打压和感情尝试的失败,使阿逐渐丧失了反抗能力;
2).在主观世界,封建思想意识的渗透是有限的,而精神世界的自我麻醉能使他找到
一丝慰藉和温存。
9.了解叶绍钧的《稻草人》?(P62+补充)
答:叶绍均于1922年创作,体裁为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鲁迅曾说:?它为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创作的路“。 [摘编至百度]
10.理解冰心的“问题小说”和“爱得哲学”?(P66-68) 答:我对冰心”问题小说“的理解是:
1孩提时代的冰心的父亲是清朝海军军官,这使她有机会亲察下层士兵的生活,积累切实 ○
的生活基础,这是暴露”问题小说”最初的素材来源;
2青年时代的冰心,热心投身于五四运动,这使她更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弊病,由此生○
发了感化、改良人生和社会的愿景;
3晚年的冰心,主动把同情的目光,投向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描写他们的不幸和凄楚。 ○
我对冰心”爱的哲学“的理解是:
1冰心学生时代就读于教会学校,基督教的范爱思想,对她的创作思想、人道主义观 ○
念影响甚深。
2后来她又过着和谐的家庭生活,受印度宗教哲学家泰戈尔的”爱的哲学“与文学的影响,○
对母爱、儿童爱、自然爱的真诚礼赞,以及她个人的温婉雅致的气质,都影响着她的文学风格。 11.怎样客观看待郁达夫的《沉沦》?(P69)
答:(地位)《沉沦》是郁达夫的首部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内容)小说大胆描写受五四思潮洗礼,而觉醒的现代青年的时代病,以及由此产生的变态性心理。虽在分寸上不无失当之处,但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主题)小说表达了郁达夫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四)20年代新诗
12.徐志摩诗歌特征?(P87-89)
答: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3).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 4).辞藻华丽,风格明丽。
13.郭沫若《女神》的主题内容和“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P97-102) 答:内容:1).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
2).表现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 3).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形象: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作精神的人;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同时也是”大我“与”小我“的统一。
(五)20年代戏剧
14.了解田汉戏剧特点?(P107-110)
答:1).思想内容上揭露社会罪恶和表现人民疾苦;
2).艺术特征上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 3).结构上把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 4).剧作题材上反映工人斗争和抗日爱国。
(六)20年代散文
15.周作人散文特点?(P120-121) 答:分为两种风格:
浮躁凌厉(五四前后及20年代谈时事的战斗的杂文属于这一类)
平和冲淡(五四时期的杂文、读书随笔及20年代的艺术性散文)【最突出】 16.朱自清散文特点?(P123-124)
答:1).用散文面向人生,暴露生活、家庭、社会问题;
2).山水名文寄寓人生态度,反映某种人生; 3).文人气颇重,重情是最主要特点; 4).擅长写景。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七)30年代文学思潮 17.着重理解“左联”?(P132-135)
答:来源:”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鲁迅、冯乃超、沈端先(即夏衍)、冯雪峰四人,在过去开
展”清算过去和确定眼前文学运动的任务“的讨论会的基础上,同中国其他40余位作家出席并成立的作家群。 成立时间:1930年在上海成立。
主要成员: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冯雪峰、柔石、冯乃超等40余人。
意识形态:确立了左联自己的行动纲领和理论纲领;用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同反封建、反资产阶级作战。(奋斗目标)
1运用和传播了马义文艺理论; 突出贡献:○
2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
3提倡和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
4加强了同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
18.三十年代的文学论争有?(P130-143)
答:1).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1928);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1928-1930); 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4).关于”大众语文论争“。
(八)30年代小说
19.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主人公形象、性格特征?(P152) 答:形象: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和爱情至上的封建叛逆者形象。
性格特征:任性坦率、正直倔强、坚忍与怯懦、多情与孤僻、自我与反省、情感与理智。 20.名词解释:新感觉派小说(P157-161)
答:来源:中国出现的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诞生的。真正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已经形成的标志是:1932年施蛰存创刊《现代》杂志。 活跃时间:20年代末期和至30年代前半期。 主要成员: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
突出贡献: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它不仅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达方法。
意识形态:1).提倡“新感觉主义”和“新心理主义”;
2).题材上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变态; 3).艺术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
4). 人物刻画上较多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21.茅盾《子夜》中吴荪甫的性格与形象?(P171-172) 答:吴荪甫的性格与形象具有两面性:
正面看,他:精明强干、有雄心、有手腕、敢冒险; 侧面看,他:心狠手辣、外强中干、很虚弱、特悲观。 22.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特征?(P183-185) 答:祥子的形象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老实憨厚、勤劳能干、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是有美好理想的青年。 后期:麻木潦倒、狡猾坠落、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3.巴金《家》塑造了几类人物形象?(P195-200) 答:主要塑造了三代人的形象;他们依次是: 第一代
高老太爷:道貌岸然、专横拔扈、荒淫无耻,为维护家庭尊严和封建统治,不惜牺牲年轻人的幸福和生命。 第二代
克安、克定:贪婪险恶、荒淫堕落、愚蠢偏执。既维护这个家又毁灭这个家。 第三代
觉新:具有双重性格:既渴望新生活(解放、自由、幸福),又不敢面向新生活(怯懦、软弱、顺从)。
【中心人物】
觉民、觉慧:大胆叛逆。
24.沈从文《边城》小说特点?(P209-211) 答:1).重点描绘了乡村世界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背景展现了古拙健全的湘西世界。
(九)30年代新诗
25.了解戴望舒进入成熟期(标志即《我的记忆》)后的诗风转变?(P215-2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