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交通学院-SLP方法在物流设施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0:17: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不得不重新审视上述问题所带来的物流效率低下、物流成本高等问题,进而重新考虑企业物流设施的布局。

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而言,其优化的途径主要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优化物流路径及合理配置装卸、运输机械,提高物流质量以及改善生产节奏,尽可能降低库存,加快物流速度来实现。工业企业总体布置和各种生产设施、辅助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前提。优良的平面布置可以使物料搬运费用至少减少10%至30%,通过全系统的物流强度计算和物流系统定量分析,优化企业总体布置,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设施、辅助设施,避免或减少物流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倒运,避免物流输送过程混乱、线路过长等,达到物流短捷、顺畅,使企业物料进行统一集成化管理,物料的配送和场内运送效率提高,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物流实施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局设计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 SLP法的应用

SLP最初主要应用于工厂设计领域,根据查德?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以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给定的基本要素,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其中产品、产量是主要因素。企业物流设施与工厂之间存在差异,在工厂设计时,产品的设计决定了制造、装配工序和工艺,在物流上反映为物流作业的顺序和线路;而产量的大小反映了生产类型,在物流上反映为物流量的大小。在物流企业中,不同的产品在存储、装卸等物流作用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最终决定了物流作业线路的不同。

SLP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用量化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来评定各部门之间的相关程度,因此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法来进行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包括定量的物流相互关系及定性的非物流相互关系。把定性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由高至低分别用A,E,I,O,U,X字母及相应的4,3,2,1,0,-1分值表示。将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得到作业单位i与其它各作业单位j,(j=1,2,…n,j≠i)的综合关系密切程度TCRi,并分别求出各作业单位的总的关系密切程度一综合接近程度,公式如下所示:

TCR??CRinij

其中n为作业单位总数。汇总所有作业单元的综合接近程度值TCRi,得到作业单元综合关系表。

然后,根据相互关系表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再根据作业单元综合关系表中各作业单元的综合接近程度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先将TRCi最高的作业单位布置在中心位里,然后布里与该部门相互关系为A级的部门、再后是E级部门……依次布置所有部门,最终得到一张根据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布置的作业单元位置相关图。

2.1 SLP法的要素

在缪瑟提出的工厂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是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来看待的。因此,我们根据缪瑟的工厂系统布置设计(SLP)理论,将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作业单位部门划分S及生产时间安排T称为系统布置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

(1)产品P

产品P是指待布置工厂将生产的商品、原材料或者加工的零件和成品等。这些资料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提供,包括项目、品种类型、材料、产品特征等。产品这一要素影响着生产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生产设备的类型、物料搬运方式等方面。

(2)产量Q

产量指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也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方案决定,可以用件数、重量、

体积等来表示。产量Q这一要素影响着生产系统的规模、设备的数量、运输量、建筑物面积大小等方面。

(3)生产路线R

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必须制定加工工艺流程,形成生产路线,可以用工艺过程表(卡)、工艺过程图、设备表等表示。它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联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方面。

(4)作业单位部门划分S 在实施系统布置工作以前,必须就生产系统的组成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可以大体上分为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生活服务部门及仓储部门等。生产车间是工厂布置的主体部分,因为它体现工厂的生产能力。但有时,辅助服务部门的占地总面积接近甚至大于生产车间所占面积,所以辅助服务部门布置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5)时间T

时间要素是指在什么时候、用多少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各工序的操作时间、更换批量的次数。在工艺过程设计中,根据时间因素,确定生产所需各类设备的数量、占地面积的大小和操作人员数量,来平衡各工序的生产时间。

2.2 SLP法的流程

依照查德?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思想,系统布置设计程序一般经过下列步骤:

(1)准备原始资料 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必须明确给出原始资料——基本要素,同时也需要对作业单位的划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解与合并,得到最佳的作业单位划分状况。所有这些均作为系统布置设计的原始资料。

(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针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分析是布置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另针对某些以生产流程为主的工厂,物料移动是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如一般的机械制造厂,物流分析是布置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对某些辅助服务部门或某些物流量小的工厂来说,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流联系)对布置设计就显得更重要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则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单位之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

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物流强度等级及物流相关表来表示;作业单位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可以用量化的关系密级及相互关系来表示。在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单位间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时,可以采用简单加权的方法将物流相关表及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表综合成综合相互关系表。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根据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考虑每对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等级的高或低,决定两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远或近,得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些资料上也称之为拓朴关系。这时并未考虑各作业单位具体的占地面积从而得到的仅是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称为位置相关图。

(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各作业单位所需占地面积与设备、人员、通道及辅助装置等有关,计算出的面积应与可用面积相适应。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把各作业单位占地面积附加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上,就形成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修正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只是一个原始布置图,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与修正。此时需要考虑的修正因素包括物品搬运方式、操作方式、储存周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限制条件如成本、安全和职工倾向等方面是否允许。考虑了各种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以后,对面积图进行调整,得出数个有价值的可行设施布置方案。

(7)方案评价与择优 针对前面得到的数个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费用及其他因素评价,通过对各方案比较评价,选出或修正设计方案,得到布置方案图。

依照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采用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及规范的系统设计步骤的布置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总体规划阶段的设施总体区位布置和详细规划设计阶段的各作业区域的设备布置均可采用系统布置设计SLP程序。其流程如图2.1所示:

规划资料:E、I、Q、R、S、T、C

1规划资料分析

2流程分析 3区域设置 5活动相关性分析 4物流相关性分析 6总体平面布局 修正因素 实际条件限制 方案X 方案Y 方案Z 7方案评价 最佳布置方案 图2.1SLP的一般流程

山东交通学院-SLP方法在物流设施布局中的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2kh7wmq947ty70kclt55mbv23rb10056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