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9 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A级——保分题目巧做快做]
1.[多选](2017·江苏高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地面约380 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
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Mm
解析:选BCD “天舟一号”在距地面约380 km的圆轨道上飞行时,由G2=mω2r
r可知,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大,则其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即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A项错误;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因此“天舟一号”在圆轨道的线速度小2π
于第一宇宙速度,B项正确;由T=可知,“天舟一号”的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C项
ωMmMm
正确;由G2=mg,G=ma可知,向心加速度a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D2R?R+h?项正确。
2.[多选](2017·全国卷Ⅱ)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T0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4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解析:选CD 在海王星从P到Q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速度越来越小,C项正确;海王星从P到M的时间小T0于从M到Q的时间,因此从P到M的时间小于,A项错误;由于海王星运动过程中只受
4
第 2 页 共 9 页
到太阳引力作用,引力做功不改变海王星的机械能,即从Q到N的运动过程中海王星的机械能守恒,B项错误;从M到Q的运动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从Q到N的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引力做正功,即海王星从M到N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项正确。
★3.[多选]据印度时报报道,目前,印度政府2017年电子预算文件显示,火星登陆计划暂定于2021~2022年。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登陆火星,建立基地。用运载飞船给火星基地进行补给,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中一种设想的补给方法:补给飞船从地球起飞,到达月球基地后,卸下部分补给品。再从月球起飞,飞抵火星。在到达火星近地轨道后,“空投补给品”,补给飞船在不着陆的情况下完成作业,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补给飞船从月球起飞时的发射速度要达到7.9 km/s B.“空投补给品”要给补给品减速
C.补给飞船不在火星上着陆原因是为了节省能量
D.补给飞船卸下部分补给品后,因为受到的万有引力减小,所以要做离心运动 解析:选BC 月球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质量及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补给飞船从月球起飞时的发射速度不用达到7.9 km/s,选项A错误;从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减速,所以“空投补给品”要给补给品减速,选项B正确;补给飞船不在火星上着陆,可以节省因发射而耗费的能量,选项C正确;补给飞船卸下部分补给品后,仍做圆周运动,选项D错误。
4.(2018·福州一中模拟)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1974年发现了脉冲双星间的距离在减小就已间接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如果将该双星系统简化为理想的圆周运动模型,如图所示,两星球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 )
A.两星的运动周期均逐渐减小 B.两星的运动角速度均逐渐减小 C.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 D.两星的运动线速度均逐渐减小
解析:选A 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1m2根据G2=m1r1ω2=m2r2ω2,知m1r1=m2r2,知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双星间的距
L
第 3 页 共 9 页
离减小,则双星的轨道半径都变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角速度变大,周期变小,m1m2故A正确,B错误;根据G2=m1a1=m2a2知,L变小,则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增大,
Lv12m1m2故C错误;根据G2=m1,解得v1=
Lr1则线速度增大,故D错误。
5.[多选](2018·莆田六中月考)在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则( )
A.卫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gR 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4π
2R
g
Gm2r1,由于L平方的减小比r1的减小量大,L21
C.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
21
D.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4
解析:选BD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地球质v2GMm4π2r2
量为M、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则2=m=mωr=ma=m2
rrT
又r=2R
GMm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有2=mg,所以卫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R故A错误;T=2π
r3=4π GM
GMr=
gR,2
2RGMg
,故B正确;a=2=,故C错误;卫星轨道处的gr4
g
重力加速度为,故D正确。
4
6.(2016·天津高考)我国即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
第 4 页 共 9 页
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解析:选C 飞船在同一轨道上加速追赶空间实验室时,速度增大,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飞船将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选项A错误;同理,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减速等待飞船时,速度减小,所需向心力小于万有引力,空间实验室做近心运动,也不能实现对接,选项B错误;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时,飞船做离心运动,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可实现对接,选项C正确;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时,飞船将做近心运动,远离空间实验室,不能实现对接,选项D错误。
7.[多选]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假如宇航员登上某个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表面,仍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4t后回到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行星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2
B.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2 C.这个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1∶4 D.这个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之比为1∶2
2v0
g行4t1
解析:选BC 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行星质量与地
g地2v04
tg行R2
M行G1
球质量之比为==,故A错误;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M地g地R24
G
M行
g行R1ρ行V1
=,故B正确;这个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 ==,故24ρM地地g地R
V
之比为
v行v地
=
C正确;无法求出这个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之比,故D错误。
★8.(2017·浙江4月选考)火箭发射回收是航天技术的一大进步。如图所示,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运动,可看成先匀速后减速的直线运动,最后撞落在地面上。不计火箭质量的变化,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