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植 物 学 野 外 实 习 报 告
班级:09
生物科学
姓名:陈小川 时间:2011年8月三日1
前言:2011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拉萨周
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为期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识别和标本采集制作,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① 实习内容概况:
1.1 实习时间: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3日。
1.2 地点: 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3 参加人员: 全班29人,导师:两名
1. 4 任务: 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对常见
动植物能准确判别。
② 标本的采集:
2. 1 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 2. 2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标本的采集
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2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2.标本的制作:
工具:标本夹、枝剪、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台纸、标签、草纸(或报纸)
把标本夹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
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将标本夹的另一面也压上,并用绳缚紧,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台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这样,一件台纸式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
③ 动植物的识别: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④ 实习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
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 1 8月1日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3
早上九点自西藏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
1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
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农业中心区,有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西藏粮仓之称. 3.2 8
月
2
日
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