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设计师最需要怎样的环境?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22:0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栏目简介: “悦读时光”为播种工程学员们每周带来一篇经典美文,启发心智,陶冶情操,期望助力种子们从青涩学生时代到干练职场人士的华丽转型。“悦读时光”,每周给您带来美的悦读享受~ 编者按: 《中国设计师最需要怎样的环境?》来源于CFW服装经理人周刊,虽然算不上经典的美文,但是文中设计师的这些观点有利于我们把握真实的时尚市场现状,作为服装行业的职场新人,这也应该算是一堂必修的专业课……

中国设计师最需要怎样的环境?

虽然中国的时尚市场还未完全成熟,但是海外品牌却纷纷看好中国时尚

界的巨大潜力,国际品牌与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了方兴未艾的中国时尚市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在这片发展的土壤上,中国设计师最看重的是什么?他们又遇到了哪些棘手的问题?如何做大设计师品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设计师们的看法和观点。 中国设计师最看重的是什么?

谢锋:消费环境

时装设计,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是中国文明、文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处在一个大的转折时期,整个消费市场也面临很大的转折。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伟大设计师的产生,必须有伟大的消费者。我们不能想象在一个荒漠或者一个消费能力非常低的国度产生伟大的设计师。所以,这种有文化感的消费者的产生,才是我们中国设计师最终成长的土壤。

施杰:中国式买手

中国的百货商场多数采取联营扣点模式,造成千店一面的状况,很多商场想通过引进设计师品牌来增添个性,但这一招却不能彻底挽救传统百货商

1

业模式的劣根。只有改变固有的百货商场零售模式,引进国外先进买手制,才有未来。在国外,买手店、设计师精品店甚至是艺术画廊都扮演了销售和推广的角色,但国内可靠的买手却少之又少,这也是设计师常常抱怨的事实。

杰施品牌不太愿意进驻传统的商场,因为与商场合作会导致可承受的风险变大,我更倾向于选择买手型的客户,包括买手型的经销商、零售商,或者是多品牌集成店中的代理买手。他们的独到时尚见解,更能帮助到我们这些专注于产品开发的设计师品牌。与买手进行专业、精细分工,才能更加聚焦品牌设计的核心。

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中国服装设计师们越来越成熟,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他们点缀着服装行业春天的颜色,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与日俱增。

邱子豪:山寨

为了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我们都很用心地在创造作品,设计师作品中艺术是最无形的价值。但是山寨产品在最短时间里就可以用最廉价的手段,直接翻版你的作品,而售价只有正品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这样只会让设计师越来越疲惫,中国的山寨抄袭情况普遍存在,会让很多设计师失望,长此以往,恐怕不会有设计师愿意付出更多来坚持艺术。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目前这种还不太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服装设计师们不同程度的抄袭,是与中国服装业的发展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中国设计师需要一个维护设计的大环境,没有抄袭,设计师才能尽力展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林姿含:赚钱

从目前中国服装市场的整体排行来看,位于市场销售前列的仍然是一些务实的商业品牌,而不是那些拥有知名设计师的品牌或者设计师个人品牌。设计师有一个基本使命,那就是创造潮流,但设计师还有一个社会使命,创造利润。因而,如何赚钱成了设计师们的当务之急,也是最终出路

2

谁是品牌的灵魂?

虽然现在许多企业高薪聘请设计总监,并赋予他们对产品设计策略很大的话语权,也更看重设计师的原创设计理念,尊重他们对市场的引领,但大多数服装企业还是围绕品牌推广与商业模式进行操作,而并非围绕设计师本身进行营销与推广。 施杰:以设计师为中心

在设计师品牌营销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虽然通常品牌的所有者不是设计师本人,但国外品牌向消费者传达的品牌理念还是以设计师为中心,从设计灵魂与人文美学出发,对消费者进行深入渗透。因为他们深深明白,一个品牌灵魂的缔造者一定是设计师,只有塑造设计师文化,品牌才会有生命力。

但国内品牌却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企业主往往忽略了品牌的灵魂人物,虽然也在极力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文化的核心理念,但在消费者眼里往往是一副空皮囊,被指没有内涵,也不容易被读懂。更多消费者会质疑中国品牌缺少故事,没有真正落地。这些问题不是因为服装品牌营销做得不够好,而是因为在向消费者传递品牌文化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品牌建设中有血有肉的灵魂人物设计师。

如何做大设计师品牌?

人们在谈论时尚时,总会提到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师,如加利亚诺、范思哲等,但对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却不能如数家珍。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为什么始终是小众品牌?

施杰:先有人,再做事

设计是感性的,商业却是理性的。设计师在创作中可能过于理想化,这时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通过这种商业与艺术的融合,才能把设计师品牌做大做强。先有人,再做事,就能使设计师少走一些弯路,专注于创作。

曾凤飞:国际接轨

设计师品牌要想做大做强,需要与大型财团和职业经营者合作,但投资者对设计师品牌价值的不理解以及对服装产业的不信任,也使得目前这种合作的成功范例还不多见。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师品牌的成长壮大是与国际

3

接轨的一种表现。 郭培:用作品说话

中国的知名设计师们能够“火”多久?如何做大品牌?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在设计师自己手里,那就是拿作品说话,而不是浪得虚名。

如何展现“中国元素”?

除了执著的追求和坚韧的毅力,对于服装设计师而言,设计风格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少服装设计师经常被问到,本土设计师为什么喜欢使用“中国元素”?实际上,成熟设计师不会一味地滥用“中国元素”。 计文波:无国界

具有东方审美观,同时又追求无国界的设计语言,许多设计师正是凭借东西方结合的设计风格为时尚界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对时尚设计的独特理解和个性表达,也是当代服装设计师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 劳伦斯·许:超越形式

中国元素并不简单地意味着龙、凤、刺绣等形式,其最佳表达方式是超越形式,体现一种东方审美观。我会通过华丽的剪裁、刺绣手法,与精湛古典技艺的融合,来表达中国行云流水般的意境与深刻文化情趣。 谢峰:国际语言

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站在国际高度上去看,才能看见全貌。很多我们认为纯正传统的中国设计元素,放在国际时尚圈的大背景下,别人未必看得懂,这就需要我们调整设计语言。我十分推崇导演李安看待东西方文化的视角,也赞同他的手法,用国际的眼光去诠释中国情感比较容易被人家接受。因此我愿意将吉芬打造成一个有着东方情怀的品牌,让吉芬品牌摆脱生硬的民族符号,取而代之以国际化的审美标准、用国际语言来阐释中国风格 后记:

从本周开始,我们将推出与服装知识相关的文章给大家阅读,希望我们可以告别服装菜鸟的称号,成为服装业专业的职场人。

Enjoy it and have a nice weekend.

4

中国设计师最需要怎样的环境?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4kb3a03m0a6ri16zr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