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1:02: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经籍纂诂》 介绍《经籍纂诂》:《经籍纂诂》,清代阮元主编,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按平水韵106韵排列被释的字。对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 6、《经传释词》 介绍《经传释词》:清代学者王引之著,共收虚词160个,按古声母的顺序排列。该书对于虚词的特殊用法做出了很多精彩的结论,通常用法讲得很少。 7、《词诠》 介绍《词诠》:近人杨树达著,也是一部虚词词典,按注音字母排列被释的字。

8、《助字辨略》 介绍《助字辨略》:清代刘淇著,也是一部专门解释虚词的词典。 9、《诗词曲语辞汇释》 介绍《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专著。

简答、解释概念

(一)简答: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都有哪些注音法。见81页下。 1、直音法 (根,音跟)2、反切法 3、注音字母(五四后) (二)解释概念:

1、反切法:古代常用的注音法。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去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例如“毛”可以用“莫袍切”来注音。 2、直音法:古代常用的注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例如根,音跟。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这部分只是讲解学习古代汉语字汇,重点是哪些词语的道理,没有概念、简答题。只把在这里提到的几个词的古义记住就可以了:搶、該、勸、給、再。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概念题

1、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 2、连绵字:两个音节连绵成义,不能拆开来讲。 3、浑言:注解术语,泛指的意思 4、析言:注解术语,意为特指。 能力题

1、从语句中能找出偏义复词,并能准确地予以解释(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圃,意为果园)。

2、古代一些注解家往往对连绵词中的两个字分开解释,能说明这么做为什么是不对的(基本格式是:这是个连绵词,连绵词是单纯词,只有一个语素,每一个字所记录的只是一个音节,因此不能拆开来讲)。

3、能对一些典型的同义词进行辨析。如该通论提到的“畏”与“惧”、“恭”与“敬”、“能”与“得”等。还有,查常用词,那里面提到的一组组的同义词。 注意连绵词的两大特点:以音达意;词无定形。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 概念: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由于文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

5

1、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上古文献和史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可能是原始义,也可能不是。

2、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

(二)一定要记住这部分提到的一些字的造字方法和本义。例如:向、道、理、朝、长、引、发、责、习、解等。如果有精力,也记住它们的引申义。 (三)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凭字形,其次是古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二者缺一不可。

这部分的内容涉及到汉字的构造,因此,还要在接下来的文字部分涉及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等问题,且不可认为这部分的内容到此就结束了。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 二

第二单元文选知识要点 冯谖客孟尝君 一、文字(从下列语句中找出古字、异体字、通假字,写出与它们相对的今字、本体字、本字,并解释其意义。)

1、使人属孟尝君。属,嘱托。后来写作“嘱”。

2、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懧,同“懦”懦弱。 3、以何市而反?反,返回,后来写作“返”。 4、券徧合,起。徧,同“遍”普遍的合过了。 5、孟尝君不说。说,喜悦,高兴。后来写作“悦”。 6、无纤介之祸。介,通“芥”,小草。繊介,是细小的意思。 二、词语(目前仅限于实词。能解释一些加黑词语的句中义) 1、贫乏不能自存。存,存在,这里指生活。

2、食以草具。食,给??吃。草具,粗恶的食物。 3、比门下之客。比,比照。

4、揭其剑,过其友。揭,高举。过,拜访。 5、冯公有亲乎?亲,父母双亲。 6、给其食用。给,供应,使足。

7、约车治装。约车,套车。约,束。 8、以何市而反?市,买。

9、驱而之薛。驱,本义赶马,这里指驾车。之,往。 10、悉来合券。悉:尽,都。

11、矫命以责赐诸民。矫命,假托命令。

12、孟尝君就国于薛。就国,前往自己的封地。 13、孟尝君顾谓冯谖 顾,回头。

14、千金,重币也。币,这里指聘币,是古代人聘请人时送的礼物。 15、被于宗庙之祟。被,遭受。 16、三窟已就。就,完成。 三、语法 (一)注意下列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谁也?

②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6

③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④千金,重币也。 ⑤百乘,显使也。

⑥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也。 2、双宾语句 ①为之驾。“之”为间接宾语“驾”为直接宾语 ②给其食用。其为间接,食、用为直接 3、宾语前置句(应找出前置宾语,并说明为什么前置) ①客何好? ②客何能?

③以何市而反?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4、被动句 文倦于事,愦于忧。“于”表被动 (二)注意句中活用的词语(要说清本来是什么词,怎么活用的) ①冯谖客孟尝君。客,用如动词,这里当做客讲。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贱。 ③食之,比门下之客。食,使动用法,给??吃。 ④孟尝君客我。客,用如动词,以??为客。 ⑤孟尝君怪之。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⑥先生不羞。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⑦孟尝君怪其疾也 怪,意动用法,以??奇怪。 ⑧衣冠而见之。衣、冠,都是名词用如动词。

⑨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子,用如动词。以其民为子。贾,用如动词,用商贾之道。 鲁仲连义不帝秦 一、文字(从下列语句中找出古字、异体字、通假字,写出与它们相对的今字、本体字、本字,并解释其意义) 1、争之急,辨之疾。辨,通“辩”,辩论。 2、诸侯辟舍。辟,避开,离开。 3、纳筦键。筦,同“管”。 4、假涂于邹。涂,通“塗”,途。

5、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上,通“尚”,崇尚。 6、主人必将倍殡柩。倍,通“背”,指不正面对着。 二、词语(目前仅限于实词。能解释一些加黑词语的句中义) 1、间入邯郸。间入,指偷偷地进入。 2、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因,靠,通过。

3、鲁仲连适游赵。适,副词,正巧,恰在这时。 4、会秦围赵。会,副词,正巧碰上。 5、诸侯莫朝。莫,没有。 6、卒为天下笑。卒,终于。 7、鬼侯有子而好。好,貌美。 8、纣以为恶。恶,丑。

9、齐闵王将之鲁。之,到??去。 10、执策而从。策,马鞭。

7

11、摄衽抱几。摄,持,提起。衽,衣襟。 12、引而去。引,向后退。 三、语法 (一)注意下列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

②(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

③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 ④吾乃梁人也。 ⑤而母,婢也。

⑥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⑦彼吾君者,天子也。

⑧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 ⑨是商贾之人也。 2、被动句

①卒为天下笑。

②将为戮乎? “为”字表被动。 3、双宾语句 为之民。“之”为间接宾语,“民”为直接宾语。 4、主谓倒置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5、特殊句 鲁仲连辞让者三。“三”表示行为数量。数词前加“者”。 6、宾语前置句 ①梁客辛垣衍安在?

②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 不去也? ③曷为与人俱称帝王?? ④子将何以待吾君? ⑤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二)注意句中活用的词语(要说清本来是什么词,怎么活用的) ①方今唯秦雄天下。雄,称雄,名词用如动词。

②辛垣衍令赵帝秦。帝,以??为帝。名词用如动词。 ③责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④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诈术,名词用作状语。虏,这里当奴隶讲。名词作状语。

⑤故脯鄂侯。脯,干肉,用如动词,做成肉干。 ⑥欲从而帝之。帝,名词用如动词。 第二单元通论知识要点 五、汉字的构造

(一)概念 :六书(汉代文字学家所归纳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实,只有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二书只是用字法) (二)清代以后,一般人于六书的名称和顺序都采用谁的?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

8

搜索更多关于: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 的文档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6144qusp1h1yk7prq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