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教育
么他每次要走多少米的路呢?
同学们,你们能想出办法还帮助它计算一下吗?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究学习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每小组拿出长方形的卡片,动手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完成合作表格 长宽总路程(计算过程)
2、小组代表汇报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得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
[3、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问:刚才同学们都找到了小蚂蚁走的总路程了,小蚂蚁走的路线,其实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呢?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计算过程,得到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2+宽×2(长+宽)×2板书
4、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我们有不同的方法,那么你认为哪一种最好记忆又好计算呢? 三、学习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出示小蚂蚁沿着正方形行走的图
2、这一次谁能用我们刚才学习到的方法来快速的计算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出小蚂蚁一共走了多少米吗?
[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推广的能力] 3、谁能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例题5 (1)有几种拼法?
(2)你能分别计算他们的周长吗?谁拼出的图形的周长最短?
(3)汇报总结:四、巩固练习] 完成85、86页做一做练习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规律:在小正方形的个数一定的情况下,拼得的图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我们是如何学会的?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周长的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最后比较抽象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延伸到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桌布花边的长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培养了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
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长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梳理旧知:
[1、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谁能说说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你能整理成下列这张表吗? 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边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角
四条边关系 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 正方形
2、什么叫图形的周长?
师:用手指一指课桌面和长方形纸(学生人手一张)的周长。(学生用手指周长。) 二、引导探究,质疑拓展
、要知道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 (教师出示板书长25cm,宽20cm。) 在纸上计算周长。
一学生板演,完成后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做?
[2、谁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找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说说理由。(学生操作)为什么用宽边去比?]
3、教师将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
4、要想知道这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怎么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师:剪下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怎么求?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两个解法不同的学生板演,再交流方法。)
K12学习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