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的阶级斗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3:59: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情”[2](257)的原理,中国共产党并不需要“发动群众”。只要一步步放松束缚,让群众的手脚逐渐获得自由活动的余地就够了。正如邓小平解放生产力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一样,现在解放生产关系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只要阶级斗争能够被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中国就一定能度过目前的难关。《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的阶级斗争 马拥军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共产党宣言》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它在相当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提供了合法性论证。然而,对《宣言》的基本思想却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以人为本”,在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都有人以《宣言》为根据论证政策转型的合理性。在提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后,甚至有人宣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阶级斗争观点已经“过时”。本文的核心就是论证:第一,《宣言》的“基本思想”并不是阶级斗争观点;第二,阶级斗争观点并没有“过时”;第三,我们需要以《宣言》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来研究当前中国的阶级斗争状况。

一、《宣言》与阶级斗争观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宣言》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中,作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早在1920年以前就阅读了《宣言》。但是,他从中接受的主要是阶级斗争观点。在

后来的岁月中,他一直坚持用这种观点观察社会历史,直到把阶级斗争作为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

“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1](1487)

直到今天,在中国还有许多人认为,《宣言》的基本思想是阶级斗争观点。这跟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恩格斯在《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2](252)

显然,恩格斯确实强调了阶级斗争,但没有把它作为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恰恰相反,恩格斯把阶级斗争观点奠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一基础就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

克思本人则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表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32) 事情非常清楚:无论是对于马克思来说,还是对于恩格斯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都不等同于“阶级斗争”观点。

马克思1852年在给约•魏德迈的信中明确地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4](547)如果毛泽东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能够成立,“历史唯物主义”岂不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与资产阶级思想家共有的观点?既然如此,恩格斯为什么还要强调《宣言》的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历史唯物主义要研究的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的制约作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恩格斯认为,正是在这两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按恩格斯的看法,科学社会主义要研究的是历史上一种特殊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研究这种斗争的条件、前途和道路。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在给魏德迈的信中所评述的他本人对阶级斗争观点的新贡献:

“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547)

这段话与恩格斯所表述的“《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在马克思的话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可以说,《宣言》不仅把阶级斗争观点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而且整个《宣言》的全部文本结构都体现了“历史性”。《宣言》一方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

然而正是后一方面,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

二、历史观点与当代中国的历史

《宣言》的全部四章内容都是以历史观点为线索展开的。

具体说来,《宣言》第一章考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过程、以及两大阶级间展开斗争的历史,分析了这种斗争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分析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理论主张和主要实践步骤。这两章均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的各个环节,但第一章的重点是过去,第二章的重点是未来。《宣言》第三章分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派别,第四章分析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两章同样根据历史原则展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派别共同点是反对资本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的阶级斗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fhd02bib0h1ll029ui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