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知道一万是多少,学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万以内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 教具准备:课件、演示用的计数器 学具准备: 百格板、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到联谊学校参观,(出示情境图)你看他们交谈的多亲切。 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 一万有多少? 生2; 一千五百怎么写?
生3;六千五百怎样组?…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万以内数的大小、读写、及组成问题)导入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来到联谊学校参观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导人新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一万是多少? 指导学生利用百格板数数。
一个百是 一百,二个百是二百,…九个百再加一个百是多少? 如果一千、二千、三千…数到十个一千是多少? 使学生明确十个一千是一万。
【设计意图:借助百格板数数,加深了学生对已学计数单位的认识和理解,在数数过程中,由数一千过渡到数一万,从而认识了一万,产生新的计数单位】
2、通过拨数,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引出新的数位“万位”。
教师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一百、一千、二千…继续往下拨 同桌互相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说说自己不同的拨法。
使学生明确九千再加一千是一万,千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我们认识了新的数位就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万,而不是在千位上拨十个珠子表示一万了。
【设计意图;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加深对“一万”的认识,在拨数过程中,由九百加一百是一千过渡到九千加一千是一万,不仅创造一个新的数位,而且理解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十。】 3、感知“一万”
我们学校约有一千名学生,大约我们学校学生人数的10倍是一万。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感知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中想象“一万”的大小,加深对一万的认识]
4、学习万以数的读写法,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1)、回顾一百二十五写数读数过程,指名回答怎样读写? (2)出示一千二百五十六,指名到黑板演示拨珠,板演读写数,说出数的组成。
其它在练习本练习,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千以内数的读写法迁移类推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5、学习万以内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出示 一千五百 六千零五十 三千零五 (1)、放手让学生独立练习写数、读数
小组交流、汇报读法、写法,指名说说你认为读写这几个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特别强调:数的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学生总结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课件出示;
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万位是几就读几万,…
数的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读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在这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补位。
[设计意图:万以内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独立练习、小组交流汇报总结读写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较快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三、 巩固练习 1、数数 2、读读写写 3、写数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计体现了基础性、趣味性和发展性,激发了兴趣,巩固了新知] 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表达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小结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脚本样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