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2:2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 基础知识科目

1.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48 年,首次提出

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 好状。

2.1986 年,一届健康促进会议,《渥太华宪章》,提出健康是社会、经济和 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

3.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 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 健康管理 内容、对象

特点 个体化、可量化、标准化、系统化 任务 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主体 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客体

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 或康复期人群

具体做法 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重点 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风险因素控制 支撑点 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公众理念 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2

4.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

一是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采集; 二是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三是改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

5.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由五个部分组成: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 咨询→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专项的健康与疾病管理服务

6.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种类有六种:即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 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7. 基本卫生保健的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 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8.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

四个方面: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

八个内容: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改善食品供应 和合理营养;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提供基本 药物。

9.循证医学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 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3

10.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直接叩诊、间接叩诊)、听诊

11. 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 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

12.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 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3. 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合理选药和合理给药两方面。选择抗生素时,首先应分 析可能的致病菌并据此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应用药物敏感试验来筛选抗生 素。当病情危重时则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可能感染的菌群来选用抗菌谱较广 的药物。

14.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整个公众的社 会措施。

15.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 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还需要做 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

16.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 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 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 并延长寿命。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4

17.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 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 18.社区公共卫生遵循的原则: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以需求为导向, 多部门合作,人人参与。

19.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大致分为三类: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宿主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 不合理膳食、肥胖与超重、缺乏体力活动、病原体感染、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 遗传与基因因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等。

20.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乙肝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膳食营养因素、 职业危害、其他环境因素等。

21.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是全 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 因素。

22. 血压测量的主要方式包括: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三种。 23.诊室血压的测量方法:主要用水银血压计,其测量方法如下:

(1)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及中国高血压联盟(CHL)认 证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一般不提倡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2)袖带的 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 2/3; (3)被测量者测量前 1 小时 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5

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 5 分钟; (4)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坐椅上, 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 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 应在肘弯上 2.5cm,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时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 处; (6)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间第 I 时相(第 I 音)和第 V 时相(消 失音)。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 I 音,舒张压读取柯氏音第 V 音。12 岁以下儿童、 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 Ⅳ音(变音)作为舒张压读数。 (7)确定血压读数: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 顶端为准;读数应取偶数;电子血压计以显示血压数据为准; (8)应间隔 1-2 分钟重 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关 5mmHg 以上应再次测量,以 3 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3. 自测血压的基本方法:对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 7 天,每 天早晚各 1 次,每次测量 3 遍;去掉第 1 天血压值,仅计算后 6 天血压值,计算 6 天血压平均值,一般而言,自测血压低于诊室血压值,正常上限参考为 135/85mmHg。

24. 动态血压是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 24 小时血压。动态血压正常值 国内参考标准:24 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125/75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 10%-15%。

26.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经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6

血压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收缩压<140 和/或 80≤舒张压<90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 级高血压(轻度) 140≤收缩压<160 和/或 90≤舒张压<100 2 级高血压(中度) 160≤收缩压<180 和/或 100≤舒张压<110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27.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体重超重和肥胖;饮酒;其他危险因 素还有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过重、心理因素、高脂血症等。

28.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 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 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9.糖尿病的分型:I 型、Ⅱ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 4 种。

30.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标准: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 诊断患有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 或;

(3)OGTT 试验中,餐后 2 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7

(4)2010 年,ADA 指南将 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31.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或超重、体力活动不足、膳食 因素、早期营养、糖耐量损害、胰岛素抵抗(IR)、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32.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超重和肥 胖、糖尿病、生活方式(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 作用、其他(精神紧张、忧虑、时间紧迫感等)。

3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 颈动脉狭窄、肥胖、其他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结合征、缺乏体 育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

34.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空气污染、感染)

35.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 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况调查、队列 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诊断试验的评价研究、筛检试验的评价研究 36.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某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37.发病率指标的用途: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是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指标,对于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 病尤为重要,反映得该病的风险。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8

38.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 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39.患病率指标的用途:合理地计划卫生措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自愿的需要,研 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40.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区别:分子时间和病例数不同;患病离是一种静态指标,不 是率,是比例,发病率是一种动态指标,是真正的率。

41.队列研究亦称群组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 露水平分为 n 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 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 研究方法。

42.病例对照研究:为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组,调 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 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43.实验性研究: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试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 种干预措施。

44.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45.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9

46.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47.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其中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以及样本 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即抽样误差。

48.方差及标准差的用途 :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 49.统计表的结构:标题;标目;线条;数字,有点统计表还有备注。

50.统计推断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包括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它 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5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 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52.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 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53.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活动领域: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促进健康支持环境; 增进社区的能力;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0

54.知信行模式 :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实质上是认 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55.行为改变的 5 个阶段:没有打算阶段;打算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 56.常用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讲课;同伴教育;演示与示范。

57.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 :社会诊断;流行病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 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确定优先项目。

58.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具体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具体、量化、可测量。

59.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主要工作 :制定实施的工作时间表;实施质量控制;组织 机构建设;实施人员培训;设施设备与健康教育材料。

60.健康教育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 :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

61.营养: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十五中对身体 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的生物学过程。营 养素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62.营养素分六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6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1

64.平均需要量 :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

65.推荐摄入量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个体需 要量的摄入水平。

66.适宜摄入量:通过观察或试验 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 67.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平均内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值。 68.能量系数 :每克产能的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69.碳水化物的作用:提供能量;构成组织结构和生理活性物质;血糖调节作用;参 与其他营养素的代谢。分类:根据分子聚合度分为糖、寡糖、多糖 。

70.碳水化物参考摄入量:占总能量摄入的 50-65% 食物来源:淀粉-粮谷、薯 类;单糖和多糖-蔗糖、糖果、甜食等。

71.脂类的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增加饱腹感;提高膳食感官性状;类脂的主要功能构成身体组织和一些重要的生物 活性物质。

72.必需脂肪酸 EFA: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人体必需的 脂肪酸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种。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2

73.成人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 :脂肪占总能量的 20-30%、饱和脂肪酸小于 10%、 单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 10%、n-6:n-3 范围是 4-6:1

74.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合成前列腺 素的前体;参与胆固醇的代谢;参与精子的形成;维护视力。

75.蛋白质的组成:碳、氢、氧、氮、硫;磷、铁、碘、锰、锌。

76.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 16%样品 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 *6.25 *100% 77.蛋白质平均 1 克在体内可提供的能量为 4 千卡 78.脂肪平均 1 克在体内可提供的能量为 9 千卡

79.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化合物, 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分类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 80.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婴儿) 记忆小提示:苏赖甲缬、苯色亮亮。

81.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参考氨基酸组成相比较,缺乏 较多的氨基酸。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3

82.氮平衡的概念: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

83.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10-15% 食物来源: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 蛋白质。

84.维生素: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种类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 85.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分类 :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K。 86.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分类: 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C。 87.矿物质的分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88.微量元素的种类 :铁、碘、锌、硒、铜、锰、硌、钴

89.平衡膳食 :在营养学上,能使人体的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 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要各种营养 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的膳食。

90.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 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

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 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4

9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油 25~30 克,盐<6 克;奶及奶制品 300 克, 大豆及坚果类 25~30 克;畜禽类 40~75 克,水产品 40~75g,蛋类 40~50 克;蔬菜类 300~500 克,水果类 200~350 克;谷薯类 250~400 克,全谷 物和杂豆 50~150 克,薯类 50~100 克;水 1500~1700ml

92.保健食品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 品。即适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 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93.保健食品的主要分类 :营养素补充剂和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食品

94.营养素补充剂 :是以补充一种或多种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为目的,内容包括 维生素和矿物质,尚未将三大营养素包括在内。

95.食品安全: 在常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使用,对使用者不产生不良 反应的实际担保。

96.食源性疾病 :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 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97.按日常活动的身体活动类别: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家务性 身体活动,体育锻炼身体活动。

98.按能量代谢的身体活动类别: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5

99.有氧代谢是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参与为主、有节律、时间较长、能够维持 在一个稳定状态的身体活动。

100.无氧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身体活动形式,一般为肌肉的强力 收缩活动,因此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101.按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的身体活动类别:关节柔韧性活动;抗阻力活动;身体 平衡和协调性练习。

102.身体活动强度的分级 :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极高强度。

103.个体身体活动指导基本原则:运动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量力适度。 104.制定个体活动计划应包括:收集基本信息;确定身体活动目标量;活动强度和 时间;活动进度。

105.身体活动伤害的预防措施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学习安全注意事项,自我监测运动中不适情况;应掌握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置技 能。

106.成年人身体活动建议 :每日进行 6-10 千步当量身体活动;经常进行中等强 度的有氧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维持和提高肌肉关节活动;日常生 活少静多动。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6

107.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内容 :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动能性身体活动。

108.老年人身体活动量 :强度,宜量力而行;时间 30-60 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 动;频度,鼓励每天进行一些身体活动。

109.老年人身体活动注意事项 :参加运动期间,应定期做医学检查和随访;感觉 和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宜参加自己熟悉的并有趣的项目;学会识别过度运动的 症状;体质娇柔和适应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应慎重调整运动计划,延长准备和整 理活动的时间;合并有骨质疏松和下肢骨关节病的老年人,不宜进行高冲击性的 运动,如跳绳、跳高等。

110.2 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的注意事项 :增加运动量时的进度安排,风险低 1-2 个月,风险高 3-6 个月达到目标运动量和强度;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过程中, 应定期检测患者的运动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对运动计划作出必要的调整;运动低 血糖的预防;运动时的足部保护:每天检查足部,选择合适的鞋和柔软的袜子。 11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活动方式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 11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活动量:达到中等强度,达到最大心率的 50-70%。 113.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114.心理过程内容: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15.个性心理包括的内容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7

116.个性倾向性包括的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 仰和世界观。

117.个性特征包括的内容 :能力、气质、性格。

118.心理健康: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19.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 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120.常见心理障碍:焦虑与焦虑症;抑郁与抑郁症;恐惧与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 网络成瘾;性心理问题;婚恋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心理应激障碍。

121. 焦虑:个体因预感到某种不理情况出现时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 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

121-1. 抑郁: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 122-1.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和恒动观。

122-2.中医主要学说: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病因 学说。

123.中医诊断的方法:四诊(望闻问切)和 辩证施治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8

124.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协调脏腑、 畅通经络、清净养神、节欲保精、调 息养气、持之以恒

125.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 精神养生、起居作息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 针灸按摩保健养生、运动养生、娱乐养生、药物养生。 126.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简表

127.健康信息的来源: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服务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健康体检 记录、专题健康或疾病调查记录。

128.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法

129.建立档案的基本要求: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可用性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五脉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弦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汗 洪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缓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涕 浮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沉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19

130.健康档案的分类: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 131.个人健康档案的主要构成:(1)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基本要素 : 个人基本记录、问题描述、健康问题随访记录、转会诊记录。 (2)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主要内容: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

132.健康体检的主要内容:症状、一般状况、生活方式、脏器功能、查体、辅助 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等。

133.健康管理 PDCA 循环步骤 阶段 步骤 工作重点 表格 第一阶段 Plan(计划)

第一步 进行身体检查,分析健康现状,发现健康问题 第二步 分析健康问题中的各种危险因素 第三步 分析影响健康风险的行为危险因素

第四步 针对行为危险因素,制订干预计划(开具健康管理处方) 第二阶段: Do(实施)

第五步 按干预计划内容执行 第三阶段 Check (检查)

第六步 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对比,绩效评价 第七步 总结成功经验,制订相应的健康行为标准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20

134.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1)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损害赔偿权(6)依法成立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7)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 的知识的权利(8)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9)消费者对商 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监督权 135.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136.健康管理伦理原则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原则;公平合理原 则;保守秘密原则;有利和主体原则;优质服务的原则。

137.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中权利的主要内容:合理平等的 健康保健权;知晓健康 管理相关措施及进程的权利;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权利;要求保护秘密和隐私的权 利;要求赔偿健康损害的权利。

138.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权利的主要内容:维护服务对象的 权利;为服 务对象提供健康服务的权利;恰当地使用干涉权、拒绝权等。

139.医疗保险的特点:给付保险金条件医疗行为的发生或医疗费用支出为依据, 与疾病诊断不直接相关;医疗保险产品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医疗保险风险因素多, 经营管理复杂。 第四阶段: Action

(处理)

第八步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 PDCA 循环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21

140.健康保险的风险的特点:不确定性;多发性;长期性。

141.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主要作用:延伸保险服务内容;控制保险赔付风险 ; 拓宽保险投资领域。

142.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健康保险促进健康管理的资源配置与整合;健 康保险可作为健康管理的战略性市场渠道;健康保险能够加强健康管理的良好认 同度。

143.健康管理服务特性:无形性;不可分割性;不稳定性;易逝性;客户的满意标准是 不同的;客户的参与程度。

144.健康管理服务营销过程:确定目标客户、分析评价需求、选择和利用资源、 确定产品价格、促进客户购买、实现客户价值。

145.健康管理人群需求特征 :被动性;不确定性;差异性;发展性;广泛性;超前性与 滞后性;重复性。

146.健康管理人消费行为特征:习惯型;经济型;理智型;盲目型;躲闪型。

147.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识别需求、搜索信息、备选方案评估、选择购买、 购买后评估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22

148.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组合的主要内容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物理特征、 流程、人员。

149.健康管理服务营销采取的方式:直销、分销代理、网络营销 150.健康咨询服务形式:集体咨询、一对一指导、电话咨询与随访。 祝各位健康管理师考试,一次性高分通过!

健康管理师-考前速记宝典-基础知识科目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hip7jsnl55mbv23rb17u3cm9b9uy004m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