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文学史 - - 明代文学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20: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二、主要作家与作品

1、精读作品: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卖柑者言》、归有光《项脊轩志》、袁宏道《徐文长传》、张岱《柳敬亭说书》等。

2、阅读作品:归有光《寒花葬志》、袁宏道《满井游记》等。

三、思考与练习

1、评价前后七子的功过。

所谓前七子,指的是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他们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文学越古越好,前后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创作中,他们也写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2、谈谈归有光的散文的特点。

归有光把生活琐事引进“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因而写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当然,他写得最成功的还是那些描写家庭琐事的作品,这类散文感情真挚,描写生动,在明代散文中别具一格,虽然归有光不能以重大题材来反映明代现实,但在复古派把持文坛的混浊气氛中,他却能以清新和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保持了散文健康的生命,因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杰出的地位。

3、竟陵派的得失。

竟陵派是稍后于公安派的文学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名。他们提倡学古人的精神,积储文学底蕴,这与单纯在形式上蹈袭古风有很大区别,客观上对纠正拟古流弊有积极意义。再者敏锐看到公安派末流俚俗肤浅的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具有一定的胆识。但他们偏执地将“幽情单绪”、“孤行静寄”的境界当作文学的全部内蕴,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之路,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

〖参考书目〗

1、《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李修生、赵义山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3、《明代小说史》齐裕焜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4、《水浒传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5、《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6、《世情小说史》向楷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7、《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8、《明清传奇史》郭英德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9、《明诗综》(清)朱彝尊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0、《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文学史 - - 明代文学练习 的文档
中国文学史 - - 明代文学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k1w9p63i6j6mw9r6w4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