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监控系统
本工程监控设备有:闯红灯电子警察控制机、卡口电子警察控制机、高清抓拍识别主机、高清摄像机、闯红灯抓拍摄像机、卡口抓拍摄像机、高清工业摄像机等。 1、监控设备基础制作
(1)工作内容:摄像机基础及接地安装。 (2)施工人员:一班共12名。
(3)施工前由基建施工班班长负责与结构加工班、设备供应商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密切
协调,针对基础法兰盘的尺寸、固定方式以及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讨论,制作出详细的基础施工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对道路沿线的基础安装位置进行实际考察,并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是否能
达到设计要求进行考证,遇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协商,然后决定解决的方案。
(5)对施工所需要的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再次进行确认,保证所提供的材料满足
或高于设计要求。
(6)先对其中的一个摄像机基础进行制作,完成后由质量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
验,重点对安装尺寸和抗外界风力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以下基础的施工。 (7)施工时严格按照国家混凝土施工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重点重视配筋的埋设制作
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方法。
(8)基础的接地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针对部分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的地区,可
以增加其接地体来满足设计要求,增加和修改设计的部分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认。
(9)基础完成后,重点做好基础的养护工作,保证基础的抗风力要求。 2、设备安装
(1)工作内容:摄像机的安装。 (2)施工人员:一班共15名。
(3)对摄像机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支架进行确认。
(4)对摄像机的电源箱进行安装,同时安装光端机在电源箱体内。 (5)摄像机的支架必须牢固固定。
(6)光缆与光端机的连接由通信系统的人员指导进行,尾纤、接续盒的安装按照通信
规程进行。
(7)调整摄像机的镜头位置,保证最佳的视觉位置。 三、防雷与接地系统
(1)工作内容:防雷与接地工程。 (2)施工人员:一、二班共20名。
(3)防雷与接地施工时要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地理环境和土质条件合理选择接
地体的埋设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如果接地电阻超标则补接地极或采取降阻技术措施。
(4)防雷采用避雷针或避雷塔,并在电路上串接过电压保护器。避雷针、塔的安装符
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安装牢固,具有良好接地。
(5) 接地线采用镀锌扁钢或利用电缆保护镀锌管,接地体采用镀锌角钢。扁钢的搭接
长度和焊接方法符合规范要求,角钢的长度和打入深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
质量目标: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确保工程达到合格工程。 质量承诺:我方在此郑重承诺,确保工程优良级。
质量管理上,“以一流的技术管理,创一流的工程质量”,力求技术创新,管理到位,始终保持工程质量处于可控状态,要求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并要抓一次合格,一次成优。分项工程得分在100分。从而使单位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2、质量保证体系 (1) 组织机构
我方拟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选用高素质的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和劳动工人,为工程质量提供人员保证,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种奖罚措施,加强质量创优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
项目经理部设以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为主要成员的质量检查组和质量自检系统,设专人负责质量检查。
工程部设兼职质量检查员,配合质检科完善各级技术管理责任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制度。
(2) 各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职责:代表我方履行对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执行我方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负责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负责项目的组织分工,明确人员职责,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所有职工的积极性。
项目部其他人员的职责:配合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做好各种质量保证工作,严格各种质量管理措施,确保达到甲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3) 质量管理制度
强化监理意识,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和隐藏工程验收制度,建立自检、互检、专检和抽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先由质量自检系统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自检,质量互检组进行互检,质量检查组专检,达到标准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验收,做出质量鉴定,完全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巡回检查。
我方将严格按国际有关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实施,组织全体参战员工认真学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使大家掌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内容和各个要素的含意。在施工过程中按
照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结合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我方施工能力及标准中的全部要求和规定,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有序规范的质量控制之中。
(4)技术管理制度
在工程质量管理的各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要以人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各专业业务水平,加强企业广大职工的业务培训,培养一个技术精、干劲足的职工队伍、施工队伍。组织全体职工学习质量 法规和专业(工种)培训,每个技术、质检、试验人员都必须熟知质量文件法规及各方面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推进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A、施工程序化即从审图到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质量要求上下道工序交接班检验,科学安排施工工序。
B、施工标准化即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技术交底、变更洽商为施工依据,以相关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为标准,按企业工种选用合格的操作人员。
C、施工规范化,按“工艺操作规程”指导施工。 (5)确保合格材料,加大材料的管理和检验力度
必须对施工中所采购的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场地。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材料等进场必须附有出厂证、质量合格证、准用证,并对到场材料进行现场检查检验,现场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中,并应立即清理出施工现场。自行加工者要有自检证明,或委托外单位合格的证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水泥、钢筋及其他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作材质试验,水泥应在有效期内用完。水泥进场后必须入库保存,并有合格的防潮措施。地方材料应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工地现场收料员对不合格的料应严格拒收。
3、贯彻落实质量终身制
严厉贯彻落实质量终身制,做到以下几点:
主要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工程师等)坚持常驻工地。
进行动态管理,对各工区、各分项工程负责人,按顺序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做到无论哪道工序出了质量事故,均能找到各级负责人。
4、开展质量思想教育
工程项目要求实现质量目标,首先要使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强化其质量意识。教育作业层的施工人员,强化其自控能力,使整个施工过程中形成一个大家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