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 15:08: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化学能与电能

1.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 a.H2SO4 b.BaSO4 c.Na2SO4 d.NaOH

(2)电解池阳极发生了两个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

(3)电极反应Ⅰ和Ⅱ的生成物反应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做电极。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见上图)。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在阴极产生了44.8 L(标准状况)气体,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标准状况)____L。

【答案】C Fe-2e-=Fe2+ 4OH--4e-=2H2O+O2 ↑ 4Fe2++10H2O+O2=4Fe(OH)3↓+8H+ CH4-8e-+4CO32 -=5CO2 +2H2O CO2 11.2 L 【解析】 【分析】

(1)从所加入物质能增大溶液离子的浓度,并能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进行分析;

(2)根据阳极电极材料和离子的放电顺序分析放电的离子,书写电极反应; (3)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为三价; (4)①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②根据两极上发生的反应确定循环使用的物质;

(5)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 【详解】

(1)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选用易溶的强电解质溶液,排除B项,考虑到污水的pH

在5.0~6.0之间,因此不能使用氢氧化钠,硫酸能将Fe(OH)3溶解,因此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

(2)电解时,铁作阳极,失电子,发生反应Fe-2e-=Fe2+,同时溶液中的OH-失电子被氧化为O2,因此,电极反应为:Ⅰ.Fe-2e-=Fe2+,Ⅱ. 4OH--4e-=2H2O+O2 ↑;

(3)Fe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那么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10H2O+O2=4Fe(OH)3↓+8H+;

(4)①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8e-+4CO32 -=5CO2 +2H2O;

②由电极反应可知电池工作时参加循环的物质为CO2;

(5)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阴极产生了44.8 L(即2mol)气体,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由CH4-8e-+4CO32-=5CO2 +2H2O可知,当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时,消耗CH4的体积为V=nVm=

1×4mol×22.4L/mol=11.2L。 8

2.甲同学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滴加0.1mol/L的Fe(NO3)3溶液(pH=2),发现银镜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

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

丙同学认为:Fe3+和NO3-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

(1)生成银镜反应过程中银氨溶液发生__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 (2)为得出正确结论,只需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即可。

实验I:向溶解了银镜的Fe(NO3)3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序号,①KSCN溶液、②K3[Fe(CN)6]溶液、③稀HC1),现象为___________,证明甲的结论正确。 实验Ⅱ: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银镜是否溶解。 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

(3)丙同学又把5mLFeSO4溶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无变化;第二份加入1mL0.1mol/L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经验证黑色固体为Ag颗粒),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根据上述的实验情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Fe2+、Ag+、Ag之间的反应关系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改用如图实验装置做进一步探究:

①K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石墨作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此过程氧化性:Fe3+_______Ag+(填>或<)。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溶液,指针向右偏转。此过程氧化性:Fe3+_______Ag+(填>或<)。

③由上述①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还原 ② 产生蓝色沉淀 pH=2 0.3mol/L KNO3或NaNO3溶液 Ag + Fe3+ ?Ag+ + Fe2+或(Ag+ + Fe2+ ? Ag + Fe3+) 正极 > < 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系,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的移动 【解析】 【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2)实验Ⅰ: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要证明甲的结论正确,可验证Fe3+的还原产物Fe2+的存在; 实验Ⅱ:进行对照实验;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4)根据指针偏转方向判断正负极,判断电极反应,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解答。 【详解】

(1)往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银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银沉淀和铵根离子,Ag++NH3?H2O═AgOH↓+NH4+;继续滴入氨水白色沉淀溶解,氢氧化银和氨水反应生成银氨溶液和水,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用乙醛进行银镜反应,再加入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生成乙酸铵,氨气、银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Δ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银氨溶液中的银为+1价,被醛

基还原生成0价的银单质,故答案为:还原;

(2)实验Ⅰ: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要证明甲的结论正确,可验证Fe3+的还原产物Fe2+的存在即可,验证Fe2+的实验是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会和Fe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答案为:②;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Ⅱ:丙同学认为:Fe3+和NO3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且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

的结论,而实验I验证了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实验II需要验证NO3也能

把Ag氧化而溶解,需进行对照实验,0.1mol/L的Fe(NO3)3溶液(pH=2),NO3为0.3 mol/L,

所以需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pH=2的 0.3 mol/L KNO3或NaNO3溶液,故答案为:pH=2的 0.3 mol/L KNO3或NaNO3;

(3)Fe3+遇KSCN溶液变红,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无变化,说明FeSO4溶液中无Fe3+,第二份加入1ml 0.1mol/L 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Ag产生,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产生,说明Fe2+被Ag+氧化生成Fe3+,Ag+被还原为Ag,又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Ag?Fe2++Ag+或Ag++Fe2+?Ag+Fe3+;

(4)①K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则银为负极,石墨为正极,该电池的反应本质为Fe3++Ag?Fe2++Ag+,该反应中铁离子为氧化剂,银离子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Fe3+>Ag+,故答案为: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溶液,指针向右偏转,则此时石墨为负极,银为正极,右侧烧杯中银离子浓度增大,反应Fe3++Ag?Fe2++Ag+的平衡左移,发生反应Ag++Fe2+?Ag+Fe3+,此时Ag+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Fe3+<Ag+;

③由上述①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移动。

3.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甲图为人教版教材中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验,导管中液柱的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炭粉混合粉末 D.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2)该小组将甲图装置改进成乙图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根据数据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逐渐_______________(填“加快”、“不变”、“减慢”), 你认为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min 1 3 2.1 5 3.0 7 3.7 9 4.2 液柱高度/cm 0.8 (3)为探究铁钉腐蚀实验 a、b 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格空白: 实验操作 向 NaCl溶液中滴加 2~3 滴酚酞指示剂 然后再滴加 2~3 滴②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点电极反应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 b 点电极反应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 a 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b 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试判断____________(填“a”或“b”)为负极,该点腐蚀更严重。 (4)设计下面装置研究弱酸性环境中腐蚀的主要形式。测定锥形瓶内气压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见下图,从图中可分析,t1~t2 之间主要发生__________ 腐蚀(填吸氧或析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附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ols2ecse0cqsi0v0jd0weks4q8jb00nw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