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综(一)(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31 14:21: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号 位封座 密 号不场考 订 装 号证考准 只 卷 名姓 此 级班

绝密 ★ 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本试卷共32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 55 Ge 73 Ag 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在细胞核中没有分布

B. 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

【解析】细胞核中既有DNA又有RNA,A错误;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相等,RNA是单链结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因此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B错误;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D正确。 【答案】D

理科综合试卷 第1页(共32页) 2.(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B.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 D. 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

【解析】随乙烯浓度升高,成熟叶片脱落率先升高后降低,A正确;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乙烯的含量亦增加,B正确;从图中可知,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浓度也升高,故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

落的作用是相似的,C正确;如图,可看出可通过增加生长素的浓度,来降低该植物的脱落率而非提高脱落率,D错误。 【答案】D

3.(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哺乳动物处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变 B.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C.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D. 下丘脑冷觉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解析】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A错误;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正确;寒冷环境中,皮肤等冷觉感受器兴奋性,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D错误。 【答案】C

4.(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生物试卷)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从一级传向另一级的最终去向是( )

A. 散失在环境中 B. 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 C. 进入另一条食物链 D. 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的最终去向是散失在环境中,

理科综合试卷 第2页(共32页)

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而不是进入另一条食物链,C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D错误。 【答案】A

5.(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四县十三校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同位素标记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错误..

的( ) 同位素

应用

A 35S 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15N 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C 3H 用3H标记氨基酸,可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D 18O 分别标记糖类和氧气,证明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2O中的氧的来源 A. A B. B C. C D. D

【解析】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用15

N标记DNA分子,可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B正确;用3

H标记氨基酸,可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C正确;用18O分别标记糖类和氧气,证明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2O中的氧的来源,D正确。 【答案】A

6.(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 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 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 D. 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由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子代可能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C错误;亲本雌果蝇含有两种隐性基因,D错误。 【答案】B

7.(2016山大附中)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药品着火,都要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B.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理科综合试卷 第3页(共32页) 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解析】A.一般的化学药品着火,要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但是如果是Na、K等着火由于燃烧产物能够与水或CO2发生反应,所以就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错误。B.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就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CO2的产生,从而可以实现低碳生活。正确。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受潮变质。错误。D.在人体内

没有纤维素可水解的酶,因此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但是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因此也常被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物质。错误。

【答案】B

8.(2016常州二中)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 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B.标准状况下,1.12 L的HCHO所含的原子数是0.2NA C.1 L 0.5 mol·L-1

Na2-

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数目为0.5NA D.16.9 g 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

【解析】A.1mol 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多个胶体分子聚集成氢氧化铁胶粒,所以含有Fe(OH)2-

-1

2-

3胶粒小于NA个;C.CO3水解,所以1L 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数目小于0.5NA;D.16.9 g 过氧化钡(BaO2)固体,物质的量为0.1mol,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钡离子,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答案】B

9.(2015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I2(g)

2HI(g) △H <0,现有

三个相同的1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 H2和1mol I2,在Ⅱ中充入2mol HI,在Ⅲ中充入2mol H2和2mol I2,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

D.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解析】A.容器Ⅰ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容器Ⅱ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小,是0,因此开始时正反应速率不相同,错误;B.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但是由于反应是在恒容绝热的环境中进行,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Ⅰ、Ⅲ中温度不等,二者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相同,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容器的温度升高,由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而容器Ⅱ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随着反应的进

理科综合试卷 第4页(共32页)

行,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容器Ⅰ中的I2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高,所以混合气体的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正确;D.在温度不变时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与从逆反应方向开始,物质的转化率的和为1,由于反应恒容绝热,所以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比恒温时小,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也比恒温是小,因此二者之和小于1,错误。 【答案】C

10.(2015白城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3种

B.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是乙烯

C.总质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 D.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解析】A.C8H10的芳香烃满足CnH2n﹣6的通式,即有可能为苯的同系物,取代基可以是2个甲基或1

个乙基,结构简式:有4种,故A错误;B.由结构可知,为加

聚反应产物,链节为﹣CH=CH﹣,则单体为CH≡CH,故B错误;C.乙炔为CH≡CH,乙醛为CH3CHO(改写成C2H2.H2O),可知总物质的量一定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但总质量一定时,C的质量分数不同,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同,故C错误;D.含双键数目不同,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一元羧酸,则丙烯酸和山梨酸不是同系物,但加成产物是同系物,故D正确。 【答案】D

11.(2015广安中学)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4++SO32-+H2O

B.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4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Fe2++2Fe3++4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

+3OH-

+Al3+

+2SO2-

4=2BaSO4↓+Al(OH)3↓

【解析】A.氨水过量,SO2少量时产物是亚硫酸铵,故A正确;B.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NaOH完全反应,应该是:Ca2+

+HCO-

3+OH=CaCO3↓+H2O,故B错误;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产物中应该只有Fe3+

,故C错误;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

2溶液使SO4

恰好完全沉淀,即KAl(SO4)2与Ba(OH)2按1:2反应,产物中得偏铝酸根离子,而不是Al(OH)3,

理科综合试卷 第5页(共32页) 故D错误。

【答案】A

12.(2015东海县第二中学)热电池是一种可长期储备电能的电池,高氯酸钾广泛用于热电池.铁和高氯酸钾反应提供的能量使盐熔化导电,从而激活电池.铁和高氯酸钾的热电池反应为KClO4(s)+4Fe(s)═KCl(s)+4FeO(s)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KClO2-

4(s)+8e?=KCl(s)+4O(l) B.在该热电池中,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H<0且参与反应的高氯酸钾越多,其值越小 D.生成1mol FeO转移8mol电子

【解析】A.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熔融盐可传递氧离子,正极反应式为KClO-2-4(s)+8e═KCl(s)+4O(l),故A正确; B.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值只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和参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C错误;D.根据热电池反应:KClO4(s)+4Fe(s)═KCl(s)+4FeO(s),生成1 mol FeO转移2 mol电子,故D错误。

【答案】A

13.(2015黄冈中学)电化学降NO-

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 6H2O + 10eˉ= N2↑ + 12OHˉ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 moL电子,则交换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为10.4g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在右边的Pt-Ag电极NO-3得到电子被还原变为N2;所以该电极是阴极,与之连接的B是负极,A是正极,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正确;B.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发生反应:Pb-2e-+SO2-4=PbSO4↓,所以负极质量增加,正确;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 6H2O + 10eˉ = N2↑+12OHˉ,正确;D.在阳极发生反应:2H-+

2O—4e=4H+ O2↑;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会消耗1mol的水,产生的2mol的H+

进入阴极室,阳极质量减轻18g,在阴极室发生反应:2NO-3+ 6H2O + 10eˉ=N2↑+12OHˉ,若转移2mol的电子,会产生0.2mol的N+

2从溶液中逸出,同时有由2mol的H进入该室,则阴极室实际减轻的质量是0.2mol×28g/mol-2g=3.6g,则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右-Δm左)为18g-3.6g=14.4g,错误。

【答案】D

理科综合试卷 第6页(共32页)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的0分。

14. (2017·河北保定调研)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3eV的光子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不可见光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4种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可能大于13.6 eV

【解析】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3 eV的光子不会发生跃迁,选项A错误;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释放光子的能量都不大于1.51 eV,显然在不可见光范围内,选项B正确;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释放出光子的种类为C2

4=6种,选项C错误;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的最大能量小于13.6 eV,选项D错误。 【答案】B

15.(2017·湖南常德3月模拟)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甲和乙的距离越来越远 B.0~t2时间内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始终不相等 C.0~t3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D.0~t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1~t2时间内甲和乙的速度相同,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变,A、B项错误;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物相遇,因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故0~t3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在0~t3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也相同,C项对,D项错。 【答案】C

16.(2017·山东三校3月联考)某实验小组打算制作一个火箭。甲同学设计了一个火箭质量为m,可提供恒定的推动力,大小为F=2mg,持续时间为t。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二级推进的方式,即当质量为m的火箭飞行经过tmt2时,火箭丢弃掉2的质量,剩余2时间,火箭推动剩

余的m2继续飞行。若采用甲同学的方法火箭最高可上升的高度为h,则采用乙同学的方案火箭最高可

上升的高度为(重力加速度取g,不考虑燃料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 )

A.1.5h B.2h C.2.75h D.3.25h

理科综合试卷 第7页(共32页) 【解析】对甲同学的火箭,t时间的加速度a1,F-mg=ma1,a1=g,t时刻的速度v1=2

ah=12gt2+v12g=gt2,对乙同学的火箭,在0~tt1t,上升的高度2内的加速度a2=a1=g,2

刻的速度为vt1t11

2=a2·2=2gt,在2~t内加速度为a2′,则F-2mg=2

ma2′,则a2′=3g,

在t时的速度v′·t1tv2

2+v2′tv2′

2′=v2+a22=2gt,上升的高度为h2=2v2·2+2·2+2g=

2.75gt2

=2.75h,C项对,A、B、D项错。

【答案】C

17.(2017·广东广州测试)如图a,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与副线圈相连的两个灯泡完全相同、电表都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上如图b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电路正常工作。闭合开关后( )

A.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增大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D.经过灯泡的电流频率为25 Hz

【解析】对理想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n2

n22=nU1,只与和U1有关,K闭合,电压1n1

表的示数不变,A项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2不变,流经灯泡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B项错;闭合K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2增大,由P1=P2可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增大,C项对;变压器工作时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D项错。

【答案】C

18.(2017·湖北八校联考)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仅14光年的“另一个地球”—沃尔夫(Wolf)1061c。沃尔夫1061c的质量为地球的4倍,围绕红矮星沃尔夫1061运行的周期为5天,它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距离最近的宜居星球。设想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1061c表面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天体的环绕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发射该卫星的速度应该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B.卫星绕行星沃尔夫1061c运行的周期与该卫星的密度有关

?52

C.沃尔夫1061c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等于??365??

?

理科综合试卷 第8页(共32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综(一)(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rn10yusa7f2vc1v0ey6gjog0oh7b006b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