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村村委主任林荣锡透露,全国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部即将落户龙塘村,信用合作部吸引的股东每人入股金为最低10万元,初步定于12月20日正式开业。
广东省首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起者,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吴德礼指出农村财税体制要改。将来财政的各项转移支付,财权和事权的关系,要在自治的基础上理顺。该补的要补,同时在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范围,将来已有的经济收入要形成具体的资产。
其次,吴德礼认为,现在农村的金融体系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试验区建设者们有很多设想,包括建立村镇银行,建立新农村建设基金等。同时,他还设想建立一套新的体系,给每家每户农民一定的限额贷款,同时允许农民拿信用贷款投入到农村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去。
5. 纯农业地区的出路
产融结合,最核心还是产业带动。现在农村基本上还是靠外来的收入“输血”,农村内部的“造血”功能还没形成。因此,试验区形成产业支撑体系势在必行。
试验区所在区域是典型的纯农业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试验区也会继续以农业为重点,但不同的是,试验区内的农业产业链会被拉长,而农业产业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其科技含量、附加值会更高。但是,由于农业产业投入周期长,很难如工业企业那样可以迅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加大了试验区说服农民们深度参与的难度,并一定程度上导致外界对试验区产生“进展缓慢”的误解。
试验区内有一家叫做“田野绿世界”的台资企业,他们在6000亩山地上,种植了数万棵樱花树、杨桃树等果树和景观树,还打造了亲水平台等游乐设施。这是广东唯一一家以台湾水果种植为主题的大型农业企业。
9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杨文章先生之前在东莞开办工厂,有次来佛冈办事,偶然发现了这片美丽的山地,但当时,这里只是几座荒山。酷爱园艺的杨文章在这里租了6000亩山地,开始逐步规划自己的台湾水果庄园。
“台湾也经历了从粗放型农业到精细化农业的阶段,台湾的休闲农业很发达,我相信,广东休闲农业的时代也即将到来了”,杨文章表示。
在他的构想里,比邻珠三角及周边省市3000多万居民的田野休闲农庄,将成为佛冈乃至广东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尽管在田野休闲农庄投资了数亿资金,还没有什么收益,但杨文章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收益”。
为了吸引更多类似田野绿世界这样的优质投资者,试验区去年开始“走出去”主动接洽企业,但今年有更多的企业“上门”来寻求合作。
“这些企业看中了试验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以及试验区由四方合作、共建的优势”,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透露。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农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公众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农业产业的巨大潜力日益彰显。而且农业做好了确实能够盈利,现在很多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校相结合,发展技术含量很好的现代农业。
近一年多来,与试验区进行洽谈的农企很多。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表示,试验区在产业规划和企业的选择上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方针。
试验区要求引进的农业企业与之整体的发展定位相挂钩,并且围绕两个主要的着力点。
10
首先是现代农业,要有科技含量。对龙南来说,既要对整个佛冈县的经济有所带动,还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并且环保标准也要达标;同时,作为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与村民形成利益链接。在农企和农民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链接,不能让农民觉得农企的发展跟自己没关系。
第二个产业着力点是与农业农村相关的观光旅游业。
珠三角地区虽然有个别村庄在从事乡村旅游的项目,但是目前还缺少乡村旅游的大片区。试验区在龙南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上都能做到将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论是何种生产方式的企业进驻,都应该留有观光通道,跟旅游业做整体结合。
在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的构想里,将来的旅游者可以通过这些通道清楚地了解到农业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是一种可参观可体验式的农业。后期,试验区还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如果农民只停留在种养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跟农民的利益没有关系,无法获取更大的收益。
试验区管理者还有更远大的设想——当地龙头产品形成之后,将逐步建立“原产地认证”模式,让龙南所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都贴上龙南的标志,让“龙南生产”成为安全、绿色的代名词。
此外,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252线龙南段改造及主干道绿化工程已顺利完成,同时“城乡清洁”工程也开始实施,该项目将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村村有公园”工程,则将以奖代补建设乡村公园;绿道网络系统及龙南河小流域治理工程也都在稳步推进之中。
6. 差点难产的管委会
11
尽管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已初见成效,各项改革正在有序推行,但其遇到的困难也非常巨大。
2011年12月,刘恩举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调任到佛冈县,担任县委常务、副县长一职,分管新农村建设试验的工作。
他坦承,“试验区的实际进度远远滞后于原来规划的进度,推进的难度大大超出了想象”。
2012年8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管理委员会(简称新农村管委会)设立,主要负责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既要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同时还要负责组织实施,协调试验区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协调试验区公共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等。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基本框架方案和对试验区的整体定位,新农村管委会又制定了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多个专项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将对试验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承担了重大历史使命,其成立也非常高调,但实际上,试验区管委会的成立的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2012年3月30日的试验区筹备会议上,有些领导一开始不赞成成立管委会,认为试验区的工作直接交给所在镇来做即可,没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但实际上,一个镇政府已经被许多日常工作缠身,如再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则恐怕会受自身精力和思路掣肘。
最终,在反复沟通,多方协调之下,终于达成统一意见,将原来的“佛冈工业园区管委会”更名,并转变其职能,着力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探索和实践。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