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透水事故的处理措施
发生透水事故或矿井被淹,首先是救也井下人员,其次是排出积水,尽快恢复生产。 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最先发现透水的现场工作人员,一方面报告矿调度室,另一方面迅速组织抢救。打木垛或用密集柱,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水势猛来不及进行加固时,人员应向高处撤退,安全出井。
万一被堵在其它巷道内,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巷道内或硐室口放上衣服、工具做标志,以便救护队员早日发现,前来营救。 ②应保持静卧,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延长生命的时间。 ③硐室内只留一盏灯照明,将其余灯关闭,以延长照明时间。 ④间断地敲击,发出呼救信号。 ⑤要听从指挥,团结一致,等待救援。 第六节 顶板事故防治 一、煤层的顶板
煤层的顶板分为三层:伪顶、直接顶、老顶 二、巷道支护形式
1.砌碹支护。2.棚式支护。3.锚杆支护
(1)锚杆的种类:木锚杆、竹锚杆、废钢丝绳锚杆、金属管缝式锚杆、钢筋锚杆和玻璃钢锚杆。
(2)锚杆支护的配套形式:锚喷支护、锚网支护、锚网喷支护、锚梁支护、锚杆钢带支护。 三、煤矿顶板事故 (一)冒顶的原因
1.地质因素的影响。2.顶板压力变化的影响。3.采掘工序的影响。4.人的因素影响。 (二)易发生冒顶的地点 1.采掘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
采掘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可概括为“一道、一线、两出口”。
“一道”是指采煤工作面机道。机道上方支护力相对较小,加之煤壁片帮及破煤后顶板支护不及时,顶板失去控制,极易发生局部冒顶,如果局部冒顶处理不及时,还会发展为大冒顶事故。
“一线”是指采煤工作面放顶线。在采煤工作面放顶线处,顶板最易破碎,顶板压力也最大。在回柱放顶过程中,由于压
力的重新分布,在回收受力最大的1 ~2根支柱时,易发生冒顶事故。
“两出口”是指采煤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在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前后10m范围内,由于应力集中,压力很大,加之控顶面积大、顶板破碎,发生冒顶的次数最多。 2.掘进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
掘进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在掘进工作面处。由于打眼、放炮工作对顶板振动破坏大、放炮后来不及支护、放炮打倒支护棚子等都易造成冒顶。另外不采用前梁支架、不敲帮问顶而空顶作业还会发生冒顶伤人事故。 (三)冒顶的预兆 1.声音方面的预兆
采掘工作面冒顶前会发出许多声音,如采煤工作面老顶断裂时发出鸣炮声,直接顶受压时的碎裂声,掘进工作面棚子及背顶材料受压后劈裂声等都是冒顶的预兆. 2.直接顶上的预兆
采煤工作面直接顶在受到老顶压力后,会更加破碎,裂隙条数会增多、加宽,出现掉渣甚至下“矸雨”。同时,直接顶的下沉量也会增大,下沉速度加快。在掘进工作面,顶板同样会出现裂缝、掉渣、离层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冒顶即将发生。 3.支架上的预兆
采煤工作面冒顶前反映在支架上的预兆有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增大、支柱被压折压弯或整体向一方倾斜推倒。在掘进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支架被压弯压劈。这些都说明顶板压力极大,而且支架已难以控制顶板,冒顶事故立刻发生。 4.煤壁上的预兆
顶板来压时,工作面煤壁会因受压而片帮,且片帮速度比平时快,片帮程度严重。同时,由于煤壁片帮,导致顶板裸露,破碎的直接顶失去支撑也会发行冒顶。 (四)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防止冒顶事故的措施有:
1).充分掌握顶板压力分布及来压规律。
2).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3).及时处理局部漏顶。 4).坚持敲帮问顶制度。
5).特殊条件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2.冒顶事故的处理
1)首先加固冒顶边缘支架,防止冒顶扩大。
2)发生冒顶埋人事故时,要以最近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搬运矸石,接近被埋人员。搬矸中,只能用手扒,不许用镐挖,防止伤及被埋人员,人员救出后,先现场急救再升井。 3)采煤工作面处理冒顶时,要用木垛刹实顶板,不能架空棚。 4)掘进工作面的冒顶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木垛接顶法或撞楔法处理。
5)在处理冒顶和抢险救人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发现有二次冒顶危险时要立即撤人,防止事故扩大。 第七节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 一、爆破器材
煤矿井下生产所用的爆破器材主要包括矿用炸药、雷管、发爆器等。 (一)矿用炸药
把适合于矿山工程的炸药叫矿用炸药,常见的几种矿用炸药有铵梯炸药、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被筒炸药、离子交换炸药。 (二)雷管
煤矿井下一般使用雷管放炮,主要有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 (三)爆破材料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防止爆破材料散失造成事故,井下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1.接触爆破材料的人员不许穿化纤衣服。
2.学习安全方针,把防止爆破材料散失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一项具体内容来落实。 3.进行岗位责任教育,使工人形成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的习惯。
4.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要懂得散失爆破材料造成严重后果者即构成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5.严禁任何人私拿、倒卖、转借、赠送、丢失爆破材料。 6.严格遵守爆破材料丢失处理制度,执行奖惩和丢失报告制度。 二、井下安全爆破 (一)采掘工作面炮眼布置 (1)炮眼的种类及作用
①底眼:位于工作面底部,其作用是先将煤层下部的煤炸出,为腰眼和顶眼创造自由面,为装煤、移溜、支护创造条件。
②腰眼:位于煤层顶底板之间,作用是扩大底板掏槽的自由面。 ③顶眼:位于煤层顶板以下,它的作用是爆落顶煤,为挂梁创造好条件。 (2)炮眼的排列方式及试用条件
1. 炮眼的排列方式:单排眼排列、双排眼排列、三排眼排列 2.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二)煤矿爆破有关安全事项 1.领药、做引药及装药
(1)领药。由爆破工完成。当爆破工所领的炸药较多拿不完时,可去一名熟悉《规程》和井下情况的老工人帮助背药,但只能背炸药不能背雷管,并用不导电容器如木箱背药。 (2)做引药:就是将雷管装配到药卷中。做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通风良好、设有淋水、避开机电设备和金属物体的地点进行。雷管只许从没有聚能穴一端全部装入。 (3)装药:就是将药卷装入炮眼中。其程序是:验孔,检验炮眼角度、深度、数目及位置是否符合爆破图表要求;清孔,将打好的炮眼中煤、岩粉末清除干净以便装药;装药,按爆破图表要求,将药卷按起爆顺序用木炮棍轻轻推入孔内,每卷药连接紧密;封孔,用炮泥(水炮泥和粘土砂炮泥)将炮眼封严;最后将每个雷管脚线纽结短路。严禁超量装药,严禁装盖药和垫药。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装药。 2.放炮前检查与警戒
放炮前要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并设警戒。 (1)检查顶板情况,加固支架,敲帮问顶。 (2)检查瓦斯、煤尘情况,实行“一炮三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