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号 B D D C B C C A A B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40.(28分) (1)①亚
②地广人稀(自南向北递减或者从较低纬向高纬递减)(每空2分,共4分。) (2)①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4分)
②纬度(2分)
(3)河流自南向北流(从较低纬向较高纬流);气温从向南向北逐渐降低(从较低纬
向较高纬降低),秋季北方河段先结冰,春季南方河段先融冰,引起冰坝阻塞河流流水现象。(每点2分,共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气候寒冷(气温低)、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交通落后,资源运输
困难(每点2分,共6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5)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力度,
避免掠夺式资源开采模式;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注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有组织迁移人口,推进工矿城市化发展;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每点2分,共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1.(28分)
(1)①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或者黄淮平原)(2分)
②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2分)
(2)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南北、东西纵横的交汇中心(4分。铁路、公路(2分);纵
横交汇处(2分))
(3)地形:地势低平;气候:气温适中,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横交汇中心(本
小题8分。自然区位因素每点2分,共6分;交通区位因素属于必答要点,2分)
(4)农业生产特点:①分布的区域化;
②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或者农、工、商联合一体化(社会化(每点2分,共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建议: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挥特色优势作物,形成区域化生产;发展有
机、绿色种植;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每点2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题号 24 B B A C D C D A B D B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36.(21分) (1)①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或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稳步提高);(1分)
但我国科研机构质量和创新能力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2分)研发支出的不足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1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出“研发投入的绩效不高”,加1分。
②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3分)发挥好政府的支持作用,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投入的绩效,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分)坚持管理创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3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出“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或“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或“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2分。
(2)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4分) 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破除束缚创新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通过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分) 37.(31分)
(1)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3分)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
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5分)因此不同人对香烟的看法不同。
(2)①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禁止烟草广告能创造有利于大
众身心健康的氛围。(5分)
②大众传媒具有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传媒具有商业性。禁止烟草广告有助于引导传媒和烟草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5分)
(3)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自己带头不吸烟或
戒烟,自觉维护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5分) ②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完善控烟条例建言献策;(4分) ③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利,监督控烟条例的实施;(4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