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适用年级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本节教材主要是以解决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末遇到的“文理分科”的案例为主线而开展的学习内容,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线索组织教教材内容。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课前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内材容的微课视频并启发学生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分平台、西安市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析 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学会使用目前最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Excel进行简单的处理和加工,形成准确的分析报告,以便能够迅速的接受和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过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④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①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数据的表格处理。 学②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目 ③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标 数据直观表示。 ④能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信息,表达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自我能力 ②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用表格处理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如适当的图表类型及恰当的文本内容等)表达意图。 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及表达信息,表达意图。 教学准备 常规资源 1.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3.2节课本及教学用PPT演示文稿; 2.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 3.2003版Excel软件 4.计算机教室 5.投影设备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西安市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其他网络资源等 教学资源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 教案设计: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实践操作性强,主要采用采用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演示与讲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教师在过程中点拨。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岔路口,而每一次的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方向。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末,面临今后读文科还是读理科的选择题。除了考虑老师和家长的建议,自己的主观喜好,还建议学生应该关注高一期间文理科考试成绩,通过分析文理科成绩,得出相关数据,为选择读文科还是理科提供最客观的依据。 引入新课:我们需要根据五次考试成绩,经过数据加工分析各科的发展趋势,判断该科目是否具有潜力。再进一步判断选择读文科还是理科。学习用表格处理软件加工和表达数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 投入情境之中,思考文理分科的问题,准备好用课前自学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当前问题。 设计意图 以学生实际学习当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和动力。 新课: 上节课后,把学生高一年级学习期间的五次考试成绩表共享到班级的QQ群里了,同时还给学生共享了关于表格信息处理的微课视频,还提供给大家了学生课前自学,并完成任本节课是基于微课和网络资源的一节务,提交作业。 翻转课堂,学生通 过课前自学和完成任务对知识进行初步的掌握。 一些网络资源。希望希望通过课前自学, 利用原始数据建立自己的成绩表,并提交给老师。 一、建立表格 教师课前认真批阅学生提交的作业,总结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挑出典型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分析点评和- 2 - / 5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 教案设计: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指导。 课堂活动一: 教师将选出的两个典型作业作为案例进行展示 1、要求学生对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自述,并且自评。 学生认真分析教师展示的案例,回忆自己课前学习过 活动一的设计意图在于:1、由学生的积极回答达到课堂互动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2、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环节中发现自己完成课前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学习。 活动二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口述操作过程、独立2、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程,进行自评3、教师点评并进行指导、演示操作。 和他评,反思知识点小结:通过以上几个实例,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对于建立表格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表格应该清晰简明的揭示出数据之间的某种关系; 注意工作表、单元格的美化,包括边框、对齐方式、字体等等。 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并学习如何改正。 要分析出文科还是理科成绩哪个更突出,判断各个科目的成绩发展趋势,需要利用数值计算对成绩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析。 引导学生将文理分科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已知自己五次考试成绩,经过何种运算得出什么数据有利于比较出文理科哪科更突出? 计算出五次考试每一科的平均分,然后再分别计算文科和理科的总分,再进行对比。 课堂活动二: 学生根据课前自学已掌握的知识,讨论如何用excel表格计算平均分和总分。 1、提问学生应该如何操作,学生口述求单科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教师演示- 3 - / 5
现有数据如何有利于判断文理分科。 学生回忆课前自学知识,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利用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