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 (一) 查明犯罪活动情况
(二) 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 (三) 记录现场情况并制作现场证人证言
(四) 在犯罪现场勘查信息系统中录入犯罪现场信息 (五) 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
第二节犯罪现场保护 一、犯罪现场保护的概述 (一) 犯罪现场保护的概念
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为了使犯罪现场内的痕迹、物证免受破坏,由民警等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的封锁、警戒和对痕迹、物证实施的一系列保全、维护措施。 (二) 犯罪现场保护的原则
1及时迅速原则2保护公民生命安全优先原则3全面性原则4尽量保持现场原始状态原则 (三)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
1核实现场情况,迅速上报2确定保护的范围,布置警戒封锁现场3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置4进行初步调查访问
第三节现场勘验 一、现场勘验概述 (一) 概念
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查明案情,揭露证实犯罪嫌疑人,借助感觉器官和科学技术手段面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存在于这些场所中的痕迹、物品、尸体以及某些与犯罪相关联的人和人身等客体所进行的勘验活动。 (二) 主体与客体 主体:侦查人员
客体:1与犯罪有关的场所2痕迹3物品4尸体5有关联的人和人身 二、现场勘查的步骤 (一)巡视现场
任务:1确认或者保护现场的范围与措施2运用笔录、绘图、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现场的方位和概观情况3确定现场勘验的范围4确定现场勘验的重点5确定现场勘验的顺序 (三) 初步勘验 (四) 详细勘验
四、现场勘验的方法
1观察记录法2比较研究法3技术检验法4现场实验法
第五节现场访问 一、现场访问的概念
是侦查人员为查明案情,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现场勘查过程中依法对了解案件相关情况的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询问工作。 二、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一)对象:1报案人、案件发现人2被害人及其家属3其他知情人或者目击人 (二)现场访问的内容
1询问报案人、案件发现人的主要内容
(1) 发现犯罪现场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详细经过
(2) 现场的状况,现场有无变动及变动的原因和变动后的状态 (3) 发现时在场的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联系方式 (4) 对现场的保护情况 (5) 时间和相关情况
2询问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主要内容
(1) 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2) 案发前现场的状态及近期到过现场的人员 (3) 犯罪行为人的个人情况及人数
(4) 人身及财物受到侵害的情况及侵害财物的种类、数量物证及保管情况 (5) 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使用犯罪工具的种类数量及特征情况 (6) 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状况和他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经济情况 (7) 怀疑的对象及根据
3询问其他知情人或者目击者的主要内容
(1) 案减发生前后及发生过程中发现的可疑的人、事、物等情况 (2) 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庭有关情况
(3) 案件发审前后事主、被害人家庭的动向和人员往来情况 (4) 案件发生地区的社会治安、人员流动情况及其他可疑情况 (5) 群众对案件的看法
四、现场访问的要求、步骤和方法 (一) 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1) 确定访问的范围及重点 (2) 确定访问顺序
(3) 了解访问对象的有关情况 (4) 确定访问地点 2初步阶段
(1) 稳定访问对象的情绪
(2) 拉近心理距离,营造良好氛围
(3) 消除访问对象顾虑,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3现场访问的实施阶段
(1) 向访问对象提出调查事项 (2) 由访问对象自由进行陈述
(3) 针对访问对象的陈述提出相关问题
第七章常规性侦查措施
第一节调查询问 一、概念和作用 (一) 概念
又称调查访问,是侦查人员以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为目的,依法运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就与案件相关的人、事、物等向有关人员进行讯问的侦查措施。 (二) 作用
1查明基本案情、查获犯罪嫌疑人
2发现和深挖线索
3为其他侦查措施的组织实施提供依据 4印证其他侦查措施结论的可能性 5获取证实犯罪的证据
第二节侦查实验 一、侦查实验的概念
是指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证实与犯罪有关的某些事实,现象、行为等,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对某事物、现象或行为产生、变化过程进行的实验性重演或再现,以确定某事实、现象或行为能否发生或其发生条件、发生过程的一种侦查措施。
作用:1为分析判断事件性质提供依据2协助侦查人员分析判断事主、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用于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否真实可靠4用做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二、侦查实验的任务
1通过侦查实验,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人能否听到或看到某一事实或现象 2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种行为 3确定某种事实或现象发生的条件
4确定某种特定条件下某种行为和某种痕迹是否一致
5确定某种条件下,某种造型客体能否在某种承受客体上形成某种痕迹 6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种痕迹是否会发生变异
第三节辨认 一、辨认的概念
侦查辨认简称辨认,是指在刑事案件侦查活动中,为了搜集证据、查明案情,侦查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组织证人、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案件有关的人、物品、不知名尸体或场所进行辨别、认定的一种侦查措施。 二、任务
1认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2查明不知名死者的身份及有关情况3查找犯罪现场4查明有关物品的来源、出处。 四、种类
1公开和秘密2直接和间接3人身、尸体、物品、场所4被害人、犯嫌和证人5静态和动态 五、规则
1混杂辨认(针对客体)2分别辨认(针对主体)3客观辨认(针对侦查人员)
第八章综合性侦查措施
第一节并案侦查 一、概念和特点 (一) 概念
是指侦查部门将疑似同一个犯罪嫌疑主体所实施的若干起刑事案件合并起来开展侦查的措施。
(二) 特点
1犯罪主体的同一性和案件的系列性 2案件特征的相似性和物证痕迹的关联性 3侦查力量的整合性与侦查指挥的统一性 4犯罪情报的集中性与侦查措施运用的综合性
(三) 条件
1痕迹物证同一认定,或有内在联系 2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相似或相同 3案件性质相同或有某种内在联系 4犯罪时间、空间具有相近性特征 5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相同或类似 6侵害对象具有相似性
第三节摸底排队 一、摸底排队概述 (一) 概念
是指侦查人员在勘查犯罪现场分析案情的基础上,根据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分析、判断,在一定范围内对可疑人、事、物逐个进行核查,发现侦查线索和犯罪嫌疑人,排除与案件无关人员嫌疑的侦查措施。 二、条件和依据
1是否具备作案时空条件 2是否具备作案动机条件
3是否具备、拥有作案工具条件
4是否具备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特征条件 5是否具备形成现场痕迹、物证的条件 6是否具备持有赃款赃物的条件 7是否具备活动轨迹条件 8是否具有反常表现
第九章查控性侦查措施
第四节搜查、扣押 一、搜查的方法 (一) 搜查的准备
1明确搜查目的2了解被搜查对象3拟定搜查方案4履行法律手续 (二) 人身及随身物品的搜查 (三) 室内搜查 (四) 露天场所搜查 (五) 车辆搜查 二、扣押文书、书证
第五节通缉、通报 一、通缉
刑诉法153条第一款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机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一) 适用对象
1经侦查已经查明犯罪嫌疑且应当逮捕,但尚在潜逃的犯嫌 2已经拘捕,但在讯问、押解和关押期间逃跑的犯嫌 3审判期间逃跑的犯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