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的太阳时角。 ②昼夜等长的条件是什么?
cost=0,? t=90°, ? φ=0 或 δ=0, ? 赤道地区或太阳直射赤道时。 ③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的条件是什么?
昼长夜短:t>90°,? φ、δ同号,即在太阳直射半球; 昼短夜长:t<90°,? φ、δ异号,即在非太阳直射半球。 ④极昼和极夜的条件是什么? t≧180°
●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按“五?一”节的昼长,将下列各地排列次序(从长到短):北京(40°N)、上海(31°N)、哈尔滨(45°N)、新加坡(1°N)、雅加达(1°S)、墨尔本(37°S)和开普敦(34°S)。 哈尔滨-北京-上海-新加坡-雅加达-开普敦-墨尔本
●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各月1日按北京的昼长排列序次(从长到短):1/1,1/2,……1/12。 1/7,1/6,1/8,1/5,1/9,1/4,1/10,1/3,1/11,1/2,1/12,1/1。 ●按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90°-φ+δ,回答下列问题: ①式中的“90°-φ”可理解为什么? 上点的高度。
②在何种条件下,正午太阳当顶?在何种条件下,正午太阳高度为零? φ=δ; |φ-δ|=90°
③6 月22 日,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多大?列式推算之。 H=90°-φ+δ=90°-66°34′+23°26′=46°52′, ④这时,南半球与之相应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是多少? φ=90°+δ-H=90°-23°26′-46°52′=19°42′
⑤在30°N 地方,测得正午太阳高度H=36°34',问:这次观测是在何日进行的? δ= H-90°+φ=36°34'-90°+30°= -23°26′, ? 12月22日
●9 月23 日,一根竖直的杆子,在正午时的影长与杆高恰好相等,试确定该地的地理纬度。 H=45° ? φ=45°N或45°S。
●黑龙江省的漠河(φ= 53. 5°N),素有“中国的北极”之称。问: ①该地6 月22 日正午太阳高度多大? H=90°-φ+δ=90°-53°30′+23°26′=59°56′ ②夜半太阳“低度”呢?是否有白夜,为什么?
夜半太阳“低度”H′=-(90°-φ)+δ=-(90°-53°30′)+23°26′=-13°04′; 因为-13°04′>-18°,所以该地可见白夜现象。 ●每逢新年来临之日(元旦),太阳的位置及行踪如何? ①是日太阳黄经约为多少? 280°
②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 南半球
③太阳直射点向北还是向南移动? 北移
④太阳直射点向赤道还是向高纬移动? 赤道
●什么是季节的半球性因素和全球性因素?为什么地球在轨道上接近近日点的时候,我们这里却是寒冷的冬季? 5
季节的半球性因素和全球性因素见教材P112;
相对季节的半球性因素来说,季节的全球性因素的影响十分微小。
●若地球自转轴垂直于其轨道平面,将如何影响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 昼夜等长,四季没有变化。
●若地球轨道的偏心率(e)增大到0.5,四季情形将变得怎样?
季节变化的全球性因素成为重要因素,南北半球冬夏同步;南半球冬夏差距变大,北半球冬夏差距减小,冬变夏,夏变冬。
●如果黄赤交角增大为45°,这时,“五带”会有怎样的变化? 温带消失,热带、寒带变大,达到南北纬45°。 复习与思考p127
●为什么历法要分为阴历、阴阳历和阳历三类?各类历法如何安排它们的历年和历月?假如回归年长度变为354.3672 日,那么,历法还有无必要分成三类?
●我国传统历法为何要设置二十四气?它怎样推算大月和小月?安排平年和闰年?何谓干支纪法? ●某年9 月 25 日逢中秋节,问:第二年的这个日子呈什么月相? 残月。
●下表列出1998 年夏历(戊寅年)各月初一和有关中气的公历日期,试定各该月份的月序和大小月(按中气定月序,据两朔间隔日数定前月的大小)。
夏历月序 初一的阳历日期 有关中气的阳历日期 大小月 __3___月 3 月28 日 4 月20 日 谷雨 _小__月 __4___月 4 月26 日 5 月21 日 小满 _大__月 __5___月 5 月26 日 6 月21 日 夏至 _小__月 _闰5__月 6 月24 日 _小__月 __6___月 7 月23 日 7 月23 日 大暑 _大__月 __7___月 8 月22 日 8 月23 日 处暑 _____月
●比较格里历(新历)和儒略历(旧历)。格雷果里为什么要改历?他对儒略历采取何种改进措施?庆祝“十月”革命为什么在 11 月7 日?牛顿生于旧历 1642 年12 月25 日,按照新历,他的生日应是何年何月何日 ?(1643年1月4日)
●假如回归年长度为 364.200 0 日,按编历原则,你认为阳历的大小月及闰年,应如何安排才合理? 复习与思考p141
●某恒星的时角为14h22m,它的赤经是13h02m,试求观测时刻的恒星时。 3h24m。
●比较视太阳时和平太阳时。何谓时差?时差为什么有周年变化?具体如何变化?为什么视太阳日长度的最大差值仅为+30 秒至-21 秒,而时差的极值可达+16.4 分至-14.4 分?
●11 月1 日,时差为+16m,问:这一天从日出(视太阳)到正午(平午)和从正午到日落,这两段时间的长度相差多少? 32m。
●两地的经度差,等于太阳时之差呢?还是等于恒星时之差?(两者都是) ●乌鲁木齐(87°31'E)与北京(116°19'E)的地方时刻之差是多少? 1h55.2m。
●当北京的恒星时为8h45m 时,某地的恒星钟指在5 时30 分,问:该地的经度是多少? 67°34'E。
●为什么要建立世界标准时制度?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如何划分时区?什么是区时?在时刻与经度的关系方面,区时如何不同于地方时? 6
●什么是法定时?什么是“北京时间”?它是否就是“北京的”地方平时?
●何谓日界线?它为什么要按在180°经线上?怎样在日界线上进行日期进退?
●一艘航轮在11 月6 日(星期六)驶离上海,于11 月23 日(星期三)抵达旧金山,问:这艘航轮在海上过了几昼夜?另一艘航轮在 10 月 12 日(星期三)早晨离开旧金山,刚好经过 16 昼夜到达上海,问:这艘轮船到达之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8昼夜。
10月29日,星期六。
●什么是协调世界时?它同谁“协调”?为何要“协调”?如何“协调”? 第五章
复习与思考p151
●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分别与月球的本影、半影和伪本影有关;为何月食仅与地球的本影有关?为什么没有月环食?
●当地球上发生月偏食时,在月球天空将发生什么? 日偏食&日全食。
●在地球上,有可能在午夜观测到日食吗?在哪里? 南北极圈内。
●本书图5—5 表示发生在北纬45°冬季日没前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认真分析图中的各种因素,然后,仿照该图的设计,另绘一幅表示发生在南半球同纬度夏季日出后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提示:南半球的周日运动是逆时针方向)
●什么叫食限?食限的大小决定于什么?什么叫食季?食季的长短取决于什么?如果日偏食限为17°,试求其食季的日数
●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为什么对一地来说,看到月食的次数反比日食要多?
●若今年8 月发生月食,那么,明年7 月可能发生另一次月食吗?今年10 月有可能吗?为什么 明年7月可能; 今年10月不可能。
●如果黄白交点停止了移动,而黄白交角变得同黄赤交角一样,那么,日、月食条件将有怎样的改变?(食季固定,食限变小)
●什么是沙罗周期?为什么它取 6585.32 日,而不取 6585.35 日?为什么沙罗周期不能代替日、月食的具体推算?它的尾数0.32 日在日、月食预告上有怎样的作用?
0.32与日月食出现的具体时刻有关,即与地球上看到日月食的地区有关。 复习与思考p160
●什么是地球的潮汐变形?它是怎样发生的?
●什么是引潮力?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距离的立方成反比,这是为什么?除距离因素外,引潮力的大小还有什么别的因素?
●高(低)潮到来的时刻为什么逐日推迟?为什么逢朔望发生大潮,逢上下弦发生小潮?
●若月地平均距离增大为 768 800km(不计因距离改变而引起周期的变化),那么,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①潮汐现象比现在增强,还是减弱? 减弱。
②太阴潮与太阳潮哪个大些?大多少倍? 太阳潮大;
大2.857143-1=1.857143倍。 7
③这时,潮汐涨落周期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每太阳日两次高潮和低潮;每月两次大潮和小潮。 ④这时,是否仍有每月二次的大潮和小潮? 是。
●已知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390 倍,如果太阳质量增大为月球质量的59 319 000 倍,那么,太阴潮与太阳潮是否有所不同?在那种情形下,大潮和小潮怎样不同于目前的情况? 太阴潮与太阳潮大致相当; 大潮增大,小潮减小为零。
●何谓日潮不等?什么是全日潮?月球赤纬的变化如何影响日潮不等和全日潮发生的范围?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