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1999年)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九歌 2、董解元《西厢记》 3、荆刘拜杀 4、《花间集》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分析《红楼梦》围绕“金钏之死”的种种描写。 3、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将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北山移文》 2、《九辩》 3、《汉书》 4、以诗为词
5、盛唐边塞诗派 6、永嘉四灵 7、枚乘 8、《南词叙录》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2、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
3、结合作品分析《水浒传》武松故事中武大、郓哥、王婆、何九等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艺理论(含马列文论)试题(1999年)
论述(任选四题,每题25分) 1、 试谈艺术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关系。
2、论述审美体验在作家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谈谈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的思想。 4、谈谈李贽“童心说”对明清文学发展的意义。 5、 试论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批评方法。
文艺理论(含马列文论)试题(2000年)
论述(任选四题,每题25分)
1、论作家的创作个性。 2、谈马克思论希腊神话与希腊艺术。 3、论文学形式对于内容的作用。 4、论审美在文学价值体系中的能动作用。
9
5、论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与多元化的关系。
欧美文学史(含西方文论)试题(1999年)
第一部分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福斯塔夫式背景 2、自然主义 3、表现主义 4、“复调小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析波德莱尔《恶之花》的意义。
2、简析惠特曼《草叶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分析“托尔斯泰式主人公”的精神特征。
2、举例说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3、评析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第二部分 西方文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10分)
1、古典主义三原则 2、画与诗的界限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柏拉图的文艺功用论。
欧美文学史(含西方文论)试题(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l、“冰山”原则 2、《恶之花》 3、托尔斯泰主义 4、狂飙突进 5、“人为自然立法” 6、过失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2、简要举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特点。 3、简要说明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4、简析中世纪释经学的“四重意义说”及其文论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30分)
1、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2、试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在西方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课考试包括:中国文学史(含作品)、中国文化史与古
文阅读、文学理论(含马列文论、文学概论)。
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特点。
10
2、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 3、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
4、概述明代章回小说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二、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前人谓司马迁《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试结 合作品论述之。
2、前人称杜甫诗为“诗史”,又谓其“备于众体”。试结合作品论述之。
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形象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的异同。
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化史与古文阅读试题
第一部分: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焚书坑儒 2、清议 3、靖康之难 4、庄廷钺明史狱 二、简述明代的科举制度。(10分) 三、试评述武则天其人。(20分) 第二部分:古文阅读
一、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句(20分)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 二、给下列文字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文(30分)
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而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馀而 禹汤文武不知出此也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求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苏轼《秦始皇帝论》
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艺术家的勇气 2、期待视野 3、共鸣 4、情感把握 5、叙事的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论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2、谈谈叙事作品中的时序问题。 3、如何理解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4、谈谈文学概念三义。 三、论述题(30分) 试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专业课考试包括: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含作品,与古代文学专业试题相同)、古代汉语与文献阅读。
古典文献专业中国文化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三礼” 2、宋明理学 3、谶纬
4、五服 5、诸宫调 6、干栏式建筑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 3、简述科举制的兴衰历程。 三、论述题(每题26分,共52分) 1、试述宋代以来的家族制度。 2、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古典文献专业古代汉语与文献阅读
一、阅读下列诗歌(每题10分,共40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解释“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2、解释“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3、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以这首诗为例,说明这一诗歌体裁的主要文体特征。 4、这首诗歌用的是什么韵部?请再写出八个这一韵部中的字。 二、阅读下列文章(60分)
论词 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招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邪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