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数据采集系统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通信工程专业数据采集系统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摘要:为满足雷达信号采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12 bit100 MS / s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6 GB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使用PCI主模式的PCI数据传输,传输速率达到60M字节/秒,(30兆赫的模拟信号)收集到的信号的信噪比可以达到55 dB。 关键词:PCI控制器;可编程器件;抖动。 1.总述
随着通信,雷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所需处理模拟信号的带宽和动态范围也越来越大,DAC采样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数据收集所需的存储器带宽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数据存储器带宽已经成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瓶颈之一。
雷达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时钟采样频率要求是至少100兆赫,对至少10位DAC分
通信工程专业数据采集系统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频。而现有的计算机系统满足不了雷达系统的实时传输的要求。但雷达信号的有用信息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如图1,因此,只要将有用信息采集和储存,则可实现雷达信号样本实时存储。
图1
根据雷达信号采集和存储的特性,本文设计一个12 bit100 MS / s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PCI总线连接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板卡大容量信息对有用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数据采集由系统外部出发信号控制。
2.数据采集卡框架
整个采集系统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模拟信号调制部分,时钟脉冲处理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数据传输和触发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2.1模拟信号调制
模拟信号的调制包括:模拟信号前放,信号数控增益,单端转差分布。模模拟信号前置运放采用AD9631实现输入信号的阻抗匹配及信号的低通滤波。在一个雷达系统中,从不同的雷达站收集扫描目标的雷达信号振幅是不同的,并且为了提高采集系统的信噪
通信工程专业数据采集系统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比,应使ADC的模拟输入信号的幅度接近满幅。所以将一个压控增益运算放大器AD603芯片加到前置运算放大器之后,以调节ADC输入信号的范围。电压控制AD603的增益芯片的模拟带宽在90 MHz时, 增益范围-11 dB一30 dB。由一片8位DAC芯片产生压控芯片的的增益电压,DAC的芯片选择MAX503 MAXIM公司出品,芯片数字输入由FPGA控制和产生。数据采集系统的ADC 是由AD公司12位100兆赫AD9432 的芯片,该模拟信号为45MHz仍然具有65 dB的信噪比。由于该ADC模拟信号为差分输入差,因此,从压控增益芯片AD603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单端转差分芯片AD8138连接到ADC芯片上,从ADC输出的12 bit数字信号直接连接到FPGA芯片上。
2.2 时钟模块
为了增加所述采集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该ADC采样时钟芯片可以是从外部时钟,也可以从内部时钟。采样时钟的选择由板卡跳线器决定。外部时钟通过SMA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上,外部时钟信号为TTL电平,由于ADC的采样时钟需要PECL电平,因此,外部时钟时钟由PECL电平转换芯片MClOELl6连接到时钟选择模块。 ADC的内部时钟是由该系统的数控时钟模块生产。 时钟模块选择频率合成器是NC SY89429。时钟输出的范围在25兆赫至400兆赫之间,用于PECL输出信号,可直接连接到ADC的采样时钟。该频率合成器的时钟输出可被芯片的11位数字信号控制,可以精确调节输出时钟精度至1兆赫兹。 11数字信号由FPGA控制。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特别是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时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不同时钟抖动相差较大。当采集系统的输入模拟信号带宽较大时,在计算采集系统的信噪比时钟抖动不能被忽略。量化噪声的因素也需要考虑“1,12位的ADC,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为40 MHz时,信噪比和采样时钟抖动曲线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对采样时钟抖动,y坐标为采集系统的信噪比。从图3中可以看出,为使ADC的采集系统的信噪比大于50 dB,采样时钟抖动必须控制在10 ps以内,否则,在所造成的外部时钟抖动会降低AD9432的性能。本系统中采用SY89429芯片,输出时钟抖动峰最大值为25 ps,时钟抖动均方根为10 ps左右,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如果要使用外部时钟,必须选择具有低抖动外部时钟源。
通信工程专业数据采集系统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图3
2.3高速数据缓存模块
高速ADC数据存储由A1tera公司生产的Cyclone FPGA芯片控制。如图4的逻辑结构
数据采集系统使用MICRON公司的2片MT48LC4M16A2SDRAM并联作为系统的片上存储器。并联SDRAM内存位宽为32位,16 MB的容量,100 MHz的时钟频率。比的SRAM芯片的SDRAM的芯片具有更高的工作速度,容量更大,为系统提供了设计的灵活性。为了改善的SDRAM的传输带宽,SDRAM控制器突发长度(burst length)设为8,这个突发长度是除整页的读/写的最大突发长度。从高速12位ADC过来100MHz的信号在触发使能信号有效时,由存写控制模块把ADC数据流的位宽扩展l倍,扩展后的24比特采样数据写入FIF0中。当存储器读控模块检测到在FIF0存储数据深度得到大于8时,从剩余的FIFO 8个24bit位的数据读出,并使用wishbone(WB)14总线将数据传送到SDRAM控制器,由SDRAM控制器把该数据写入到外部的SDRAM芯片。虽然外部SDRAM芯片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但实际使用只有24位,也就是理论上的SDRAM总线传输带宽为300 MB /秒。考虑到SDRAM的刷新和突发传输开销,实际
通信工程专业数据采集系统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上可以实现200MB / s,而ADC的采样数据传输带宽为150 MB /秒,因此,这足以满足SDRAM控制器实时采样数据存储。存FIF0的容量为2 KB,宽为24位。由于SDRAM的操作包括SDRAM的刷新,突发读取和写入操作,由于从存储控制模块输出的数据没有被存储在实时的SDRAM中,所以使用存FIFO完成的数据存储速度匹配和数据存储在FPGA芯片中暂存。存储器读控模块负责向SDRAM控制器发起突发写操作,由于SDRAM控制器采用突发传输操作,所以每次控制模块必须向SDRAM存储器发送一块(16个采样数据),这需要ADC传输的数据的量必须是16的倍数,也符合实际需求。为了提高WB写入总线的传输性能,存储器读控制模块一次检测到在存FIFO中的数据的存储量大于或等于一个块,启动WB写总线操作。在整个数据采集系统,SDRAM以环形形式存储采样数据,提高了使用的SDRAM的效率,简化了系统的逻辑设计。
2.4数据传输和触发模块
使用AMCC公司的PCI主控器件s5933传输采样数据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S5933是一种特殊的功能非常强大的,灵活运用PCI总线的控制器芯片。它完全符合PCI局部总线规范2.1l,不仅可以做PCI总线从设备,并且可以做PCI总线主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S5933拥有三个接口:PCI总线接口,ADDON总线接口和外部NVRAM参数配置界面。 PCI总线接口和连接到该PCI总线的计算机的插槽相连。计算机与用户端可以通过ADDON总线接口的FIF0通道、PATH—THRU通道进行相互通信。PCI总线通过使用PATH . THRU渠道实现和客户信息的交互。客户端利用FIFO通道把本地存储数据通过计算机的PCI总线传递到计算机内存中。计算机使用S5933的PASS。TRU操作控制FPGA的内部寄存器。当计算机发出的PCI地址落在PASS—THRU定义的某个区中时,s5933通过PTATN向FPGA的PATH—TRU控制及译码逻辑发出请求。PATH—TRU控制与译码逻辑根据 PTADR信号判断本次操作是PATH-TRU读操作还是写操作,利用PTADR信号获取本次PATH—THRU操作的地址信息(该地址存放在s5933的PATH—TRU地址寄存器内部)。FPGA使用PATH - THRU地址信息对应的解码操作,选通内部不同的寄存器:
(1)根据计算机收集到的模拟信号最大数值,通过数控增益DAC寄存器使ADC的模拟信号输入是接近全振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