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并诗》学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2 23:02: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作代词

a.“之”前是动词或介词,一般作人称代词,如上面④⑨?。 b.“之”后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一般作指示代词,如上面③⑧。 (3)作助词

a.“之”放在两个名词或两个名词短语之间,一般是结构助词“的”,如上面①。 b.“之”放在主谓之间,一般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上面②??。 c.“之”放在“顷”“久”后一般是音节助词,如上面?。

d.至于作定语后置或宾语前置的标志,要视句式而定。一般说来,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之”为标志词,如上面⑩??。

以上所讲,均是作为特点加以辨识,只是辅助手段,需要灵活运用,不可当成教条运用。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句意判定。 演练体悟

试用上述方法判断下列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是否相同。 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

①? ?通“谬”?]?成,则可待乎?儿之.

?2017年浙江卷第15题B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

解析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②??不可复??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

?2017年北京卷第10题B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

解析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名也?称为“羊公”,不之.?③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016年上海卷第18题B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同

解析 前“之”为代词,他;后“之”为助词,提宾标志。

?寒暑?无以知士卒之.?④

?蚓无爪牙之利?.

?2015年山东卷第10题C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答案 不同

解析 前“之”放在两个名词之间,作结构助词“的”;后“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2.“且”字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且”的意思和用法,试着归纳其用法特点。 ①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连词,表并列,又 .②彼且奚适也:副词,将,将要 .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并且 .④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斯已矣:连词,表递进,并且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将要 .⑥吾攻赵旦暮且下:副词,将,将要 .⑦故且从俗浮沉:副词,暂且 .

⑧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词,尚且,表让步 .⑨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连词,况且 .⑩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

位置推断法。“且”一作连词,一作副词,各有各的作用和意义。应如何辨别呢?主要看它处在什么位置,它的前后两部分构成什么关系。

作连词,一般放在句首,如上面④⑨;或者处于两个动词(动词短语)中间,如上面①⑧;两个分句中间,如上面③。

作副词,一般处于句子中间(无逗号隔开),尤其是主谓之间,如上面②⑦⑩,⑦可看作主语省略。 演练体悟

试用上述方法判断下列句中“且”的意思和用法是否相同。

?使陛下有拒谏之名?且.?①

?不出,火且尽?.

?2012年江西卷,第11题B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同

解析 前“且”为连词,况且;后“且”为副词,将要。

?至?孔明移军且.?②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010年湖南卷,第7题B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

解析 均为副词,将要。

6

?不我怨?定国?王定国,传主?且.?③

?臣死且不避?.

(2007年浙江卷第12题B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

解析 均为连词,尚且。 3.被动句辨识。

被动句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①“于”字式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②“见(受)”字式 a.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b.徒见欺 ..c.假令仆伏法受诛 ..③“为”字式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2)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被”字式 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3)无标志式(意念被动) a.予羁縻不得还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辨别被动句,既要从形式上考虑,即抓标志词;又要从内容上考虑,即主语是不是受动者。 演练体悟

请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被动句,如是,请指出其构成形式。 ①屈原既放,游于江潭:“屈原既放”为意念被动句 ②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见”字式被动 ③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于”字式被动 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不是

⑤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于”字式被动 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不是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为”字式被动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式被动 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难封”为意念被动句

7

1.下列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①(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 )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 C.而刘夙婴疾病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答案 ①D ②B

2.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2017·天津)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选自王充《论衡·自纪篇》)

译文: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要点:会,适逢;世,世道;为……所,译作“被”)

(2)李林甫为相,①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②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谄之。(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①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事业高于自己的以及被皇上器重、权势地位将要接近自己的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除掉他们。(要点:“才望功业”须逐字翻译;为……所,被动句) ②有时假装与他们友善,用甜言蜜语来引诱他们,却在暗中陷害他们。(要点:阳,阴;注意“啖以甘言”的翻译)

被动句作为高考常考句式,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意念被动句容易被忽略,需认真思考主语与后面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动词前用“见”,有三种可能,一是表被动,二是表动作承受方,三是意为动词“看见”,要根据语境细加辨别。

8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并诗》学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dgg5cgea0a6ri16ozy38gut0xt46013p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