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卷-2005B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31 10:44: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京邮电学院 2004 / 05学年 第 2 学期

期 末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题B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 填充题:(每空1分,共30分)

1. 计算机网络是由 子网和 子网所组成。 2.

Hub在网中的物理拓扑结构为 ,而逻辑上则是 结构,为双绞

线提供的接口为 。

3.IEEE 802.3 的MAC 帧格式与 Ethernet 的MAC 帧格式不同处是两字节定义不同,其中IEEE 802.3 定为 长度字段 ,而Ethernet 定为 类型字段 。

4. 计算机网络的流量控制技术的分层次实施,可分为: 网到网 间的流量控制、 主机到网 间的流量控制、 端-网间的流量控制、主机-主机间的流量控制。

5. X.25建议定义了 分组式 终端以 专线 方式接入分组交换网的DTE-DCE接口标准。

*6. IBM使用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组合式的加密方法: , ASC 列为美国联邦信息标准,后又被ISO定为国际标准;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有 2 把密钥,称之为 非对称 密钥算法。

7. 网络交换机实现OSI的 数据链路 层功能,实现局域网 冲突 域的划分。

8. 在FTP应用中,需要建立两个连接: 控制 连接和 数据 连接。

9. 电子邮件使用的传输协议是 SMTP 。

10. 在以太网中,假如两站最大传播延迟为1,则一站点发送信号后需继续监听的时间最多为 1 。设曼彻斯特编码所编码的数字数据速率为10Mbit/s,则要求发送时钟频率为 20 MHz。

11. PING应用程序是使用 ICMP 协议中回送请求和响应报文实现的。

12. 帧中继网的帧格式中采用 DLCI 和ATM网的信元格式中采用 VPI VCI来标识虚电路连接。

13. 13.带宽为4kHz的信道,信噪比为30db。按Shanneon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速率是为 4log2 1001 Kbit/s。

14.IPv6的地址为 16 字节。ATM承载IP业务的解决方案分类: 重叠 模型和 传递 模型。

15.TCP的慢启动算法中,阻塞窗口以 指数 规律增加,拥塞避免算法中,阻塞窗口以 线性 规律增加。

二、选择题:( 每空1分,共 20 分,在下列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

标号写在题号的前面。)

1. 在ISO的OSI模型中,提供网络通信功能的层是 (1)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 (2) 。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 (3) ;传输层提供 (4) 的数据传送;为网络用户提供相关功能的是 (5) 。 (1): A.1、2、3层 B.2、3、4层 C.3、4、5层 D.4、5、6层 (2):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3): A. 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 传输层 (4): A. 主机之间 B.网络之间 C.数据链路之间 D.物理链路之间

(5): A. 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2. 在下列选项中,关于IP协议正确的叙述是 (6) 。因特网的RIP规定,有限路径长度不得超过15。以主动方式运行RIP的路由器每隔 (7) 秒广播一次报文。令牌环网络的特点是 (8) 。关于外部网关协议,下列 (9) 的陈述是不正确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基于 (10) 。

(6): A. IP协议可以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服务

B. I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 C. 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D.世界上所有的网络都使用了IP协议

(7): A.60 B.30 C.15 D.180 (8): A. 采用集中控制算法,分配网络站点使用网络资源

B.采用CSMA/CD算法,网络站点竞争使用网络资源 C.网络站点生成令牌,就可以使用网络资源

D.网络站点获得空闲令牌,就可以使用网络资源

(9): A.外部网关协议实现自治系统之间的通信和路由选择

B.外部网关协议主要考虑网络的连通性

C.外部网关协议可以实现在相邻自治系统内选择最佳路由 D.外部网关协议路由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其它网络策略

(10): A.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B.向量-距离算法

C.时钟同步—时间戳算法 D.向量-路径算法 3.在连续ARQ协议中,选用编号的位数n为3。发送窗口尺寸的最大值可为 (11) 。 经初始化,当所用的发送窗口尺寸WT =4,A站可连续发送的帧的最大号为 (12) 。实际上A站在发送了0,1,2号帧后,其发送内存变量V(S)为 (13) ,期望接收的内存变量V(R)为 (14) 。B 站收到正确的0、1号帧后,将信息递交上层实体后应答帧N(R)则为 (15) 。

(11):A. 8 B. 7 C. 5 D. 4 (12):A. 4 B. 3 C. 5 D. 6 (13):A. 4 B. 3 C. 2 D. 1 (14):A. 3 B. 2 C. 1 D. 0 (15):A. 3 B. 1 C. 2 D. 0

4. 在IP协议数据报报头中,TTL表示 (16) 。公共网络服务使用的端口是 (17) 。 一个IP地址可以分成 (18) 部分。TCP为了保证在连接拆除时不丢失数据,采用了 (19) 。TCP中使用 (20) 作为本报文段的序号。

(16): A.步长 B.源-目的距离 C.生存期 D.数据报长度 (17): A.公共端口 B.随机端口 C.一般端口 D.熟知端口

(18): A.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

C.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19): A.三次握手

C.二进制退避算法

(20): A.数据段偏移量

C.数据段第一字节序号

B.IP地址和物理地址 D.网络掩码和主机地址 B.文雅释放 D.滑动窗口机制 B.数据段长度

D.数据段最后一字节序号

三、判断题:(共10分)

( T )1.物理层标准定义了实际传输媒介的相关传输性能。 ( F)2.所有物理网络中的ARP解析过程都是类似或相同的。 ( T )3.局域网LLC层功能与网络拓扑结构无关。 ( T)4.数据通信的差错控制是以效率为代价实现的。

( F )5.域名表示中的“.”域IP地址点分十进制表示中的“.”是对应的。。 ( T )6.使用CSMA/CD机制的网络,数据传送时延具有不确定性。 ( F )7.HDLC的零比特插入技术是为了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息。 ( T )8.网络管理协议描述了网络管理的相关操作功能。

( T )9.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的基础是增加通信控制功能实现的。 ( F )10.IP地址子网掩码用于说明网络地址类型。

四、问答和计算题(5题共40分):

1. 设有2路模拟信号,带宽分别为2kHz、4kHz,另有4路数字信号,数据率都为

9600bit/s。当采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TDM)方式将其复用到一条通信线路上,假定复用后为数字传输,对模拟信号采用PCM方式,量化级数为256级,则复用线路需要的最小通信能力为多少?

2. 已知接收的比特流为11010110111111,而生成多项式为G(X)=X+X+1。试验证接收端所接收的数据有无差错?(写出计算过程)

3. 在202.119.240.0网络中划分子网,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则在此网络中最多可以划分多少子网?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多少主机地址?

4

30 6

4. 试述因特网应用TCP协议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基本原理。

A的TCP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其首部中同步比特SYN应置为1,并选择序号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B的TCP收到连接请求报文后,如同意,则发送确认;B在确认报文段中将SYN置为1,其确认号应为x+1,同时也为自己选择序号y;A收到此报文段后,向B发出确认,其确认号位y+1;A的TCP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

建立;当运行服务器进程的主机B的TCP收到主机A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主机A SYN,SEQ=x 主机B 连接请求-----------------------------------? SYN,ACK,SEQ=y,ACK=x+1

?------------------------------------- 确认 ACK,SEQ=x+1,ACK=y+1

确认 -------------------------------------?

5. 说明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的原理和特点。为什么目前IP电话质量不如传统电话系统?

.数据交换三种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基本过程:呼叫建立,通信,连接释放。特点:实时交换,使用与实时要求高的语音通信;在通信前通过呼叫为 主、被叫用户建立一条物理连接;电路交换是预分配带宽,话路接通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虚占电路; 无差错控制措施,不利于传送可靠性要求高的突发性数据业务。 报文交换:与电路交换不同,每个报文传送时,没有连接建立和释放过程。在报文交换节点,接收一份报文,予以存储,再按报文的报头进行转发。特点:交换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对报文进行完整的处理;每份报文中含有报头,必需包含收,发双发的地址,以便进行路由选择;报文交换可进行速率、码型的变换,具有差错控制措施,便于一对多传送,过负荷将会导致报文延迟。

分组交换: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附加一个分组标题,含可供处理的控制信息。特点:具有多路通信功能;采用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线路利用率;能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质量高,可靠性高,可使用优先级别;经济性好。

搜索更多关于: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卷-2005B 的文档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卷-2005B.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evr9xnht2mdyx42w7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