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9:12: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三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S- 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着火时用水冲洗 B.酒精灯不慎倒失时用水浇灭

C.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 D.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 2. 据报道,广州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几十万辆汽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

3.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4. 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

D.可吸入颗粒物

5. 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的秸秆焚烧 B.提倡使用农家肥,限制使用化学肥料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D.限制燃油汽车数量的增加 6. 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是( A.放出热量

)

B.发光 C.达到着火点 D.产物都是气体

7.温室效应和土地沙漠化及能源短缺都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你认为世界的能源发展方向是( )A.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 B.以电能取代其它能源

C.继续依赖化石燃料 D.大力节约能源如以自行车替代汽车

8.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

9.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使火焰朝上,竖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 )

A. 氧气不足 B.不易达到火柴杆着火点 C.火柴杆的着火点太高 D.空气不足 10. 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

A. B. C. D.

11. 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12.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

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家用燃料都是混合物 C.瓦斯中含有大量甲烷,与空气混合时遇火会发生爆炸 D.通入过多的空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5. 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此物质里一定含有 此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结果生成了水和炭,则原物质里一定含有 于

_________ 反应。

16. 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其净化过程是:(1)在催化剂作用下, 用CO将NO还原成N2。(2)再通入过量空气,使剩余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若将

元素,此反应属

17. 2015年9月天津塘沽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附近居民断水、断电、断天然气。同学们得知这

一消息,展开讨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有关CH4的说法不正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甲烷充分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无毒,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燃料,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为安全起见,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安装的正确位置应

选择右图中的_________。如果报警器显示漏气,下列应急措施可 行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 关闭气源阀门 ② 打开门窗 ③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18.能源是当今世界日益关注的热点之一。

(1)化石燃料是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另外还有少量硫、

氮等元素,煤燃烧的产物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会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易使人中毒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看,汽油和乙醇相比,较理想的燃料是

_________ 。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②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能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所用的高能燃料是偏二甲肼(化 学式为C2H8N2),在点燃的条件下,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根据 图示信息可知,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将 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实现这种转化 H2 所依据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实验题(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0.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 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1.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

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

O2 催化分解水 氢氧燃料电池 H2O 太阳光 电能

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 三、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6分)

22、(8分)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省石油资源,并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气体尾气的污染,乙醇(化学式为C2H5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2分)

(2)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2分) (3)乙醇中碳、氢、氧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2分) (4)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精确到0.1%,2分)。

23.(8分)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t就会释放出53.3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k9w4x0sg7f1wl0k4bu3bj0w6iip0013o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