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硕士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1:43: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3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新资本协议》在维持8%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的新规定,构建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大支柱”。《新资本协议》提出商业银行应同时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提资本,并规定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允许管理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采用银行内部对客户和贷款的评级结果来确定风险权重、计提资本,从而将资本充足率与信用风险的大小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计算出银行客户无力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以及各类贷款损失率等信用风险量化指标。总之,《新资本协议》既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国际化大银行风险管理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又全面总结了发达国家资本监管的成功经验。《新资本协议》的广泛实施可以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银行监管水平,完善市场约束,并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大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4 内部评级法

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IRB)实质上是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方法。所谓内部评级是由银行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和人员,运用一定的评级方法,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按时、足额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信用风险的相对大小。 3.4.1 基本要素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2年对经合组织近50个国际性大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一个有效的内部评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内部评级对象。随着金融分析技术和业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从传统的一维评级系统转向二维评级系统,既对债务人评级,又对金融工具评级。前者是对借款人偿还非特定债务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者则需要根据不同债务工具的具体特点,如抵押,优先结构等,对特定债务的偿还能力进行评价。

(2)风险等级及评级符号。按照国际标准,银行内部风险等级通常可分为十级:最佳级(AAA)、很好级(AA)、较好级(A)、一般级(BBB)、观察级(BB)、

1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预警级(B)、不良级(CCC)、危险级(CC)、损失级(C)和严重损失级(D)。BBB级以上(含)是可贷款等级。[2]

(3)评级方法。国际性大银行的评级方法大体分为三类:以统计为基础的模型评级法,以专家判断为基础的定性评级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级方法。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银行均使用以统计为基础的方法,而定性评级法的适用范围趋于缩小。目前,大多数银行采用界于两者之间的评级方法,即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4)评级考虑因素。大多数国际性银行在评级时除了考察借款人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充足性等因素以外,还会考虑经济周期、行业特点、区域特征、市场竞争、管理水平以及产权结构等因素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影响。其中,行业分析在风险评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行业比较,才能比较客观地估计不同行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水平,使不同行业的信用评级具有可比性。

(5)违约率的统计分析。在长期业务开展和内部评级过程中,国际性银行积累了有关借款人和交易对手比较丰富的数据资料,包括特定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历史违约情况,从而可以根据这些历史数据对每一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旨在检验内部评级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风险评级质量。

(6)IRB的基本结构。与旧协议相比,委员会要求银行必须将账面敞口归为六类:公司、主权、银行、零售、项目融资以及股权。六类敞口使用IRB法都须满足三方面要求:风险因素,风险权重函数以及一套最低技术要求。银行对信用风险的内部测量是根据对借款人交易记录的分析,对其违约可能性进行精确评定,并以此给予相应的风险评级。银行对其内部评级的每一等级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LGD)和违约时的风险暴露(EAD)。内部评级法风险权重是由这三个因素的函数确定的,这个函数将三个因素转化成监管风险权重

3.5 美国银行界风险内部评级法

3.5.1 穆迪(Moodys)

穆迪是全球最著名的评级公司之一,其控股权现已被著名战略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收购。在巴菲特领导下,该公司不仅继续保持传统业务优势,还深刻认识到新巴

1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塞尔资本协议实施将在银行内部评级领域创造的巨大商机。为此,穆迪公司集中财力研制开发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新一代信用风险计量软件,包括RiskAdvisor、Risk Analyst、Riskcalc、Losscalc等。此外,2002年穆迪公司还斥巨资收购了全球最赚钱的信用风险计量公司——KMV公司,使其风险计算能力得以全面扩展,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风险等各个领域,基本上实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风险计量要求。穆迪公司表示,他们高度重视中国市场潜力,将在近期推出其主打产品的汉化版本,这些产品和服务将使我国商业银行迅速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3.5.2 花旗银行

做为全球具有一流竞争实力的优质银行,了解其IRB体系,有助于提高我国风险评级系统的技术水平,下面重点重点谈花旗银行的风险评级系统的特点和趋势。

花旗银行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IRB体系,该系统模型立足于自主开发,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了穆迪和KMV等公司的成熟产品。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花旗银行已经具备了全球最先进的风险评级系统,该系统依据统一的方法论,建立了16个风险窗口(Risk Windows),用于世界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风险监测和计量分析。IRB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Headstone),多年来通过不断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花旗逐步实现了对全球金融风险的有效监控和系统化管理,具备了比较成熟的IRB技术。

1)内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风险评级在全过程风险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各后续环节的前提条件,是制定信贷政策、信贷授权管理、贷款审批决策、客户额度授信以及资产组合的重要基础。风险评级系统提供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预期损失率(EL)等指标,是产品设计、贷款定价、经济资本分配的基本依据。经过多年实践,花旗银行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风险评级模型和软件应用系统,其风险计量水平、参数质量和数据库的完备程度较大的提升。

2)风险评级的实际应用

(1)信贷分析:风险评级可以简化对客户的信贷分析,降低分析成本,提高审批效率。对于小额消费信贷和小型公司,直接运用系统评级结果筛选客户,并根据模型确定客户风险限额;对于大型公司客户,如上市公司、集团公司、跨国公司等,

1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银行在信贷决策时十分重视专家意见,同时也认为风险评级模型具有参考重要作用。

(2)产品定价:银行通过评级模型出计算资产的预期损失率,再结合名义收益、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等因素,确定客户和产品的基准价格,从而保证每个客户都能对银行实际收益有所贡献,同时淘汰预期损失率高的劣质客户。

(3)风险限额管理:根据评级结果确定授信或交易的最高限额,达到强化系统性风险管理的目标。目前,美国活跃银行基本上都能对业务窗口设置风险限额,建立预警预控机制。一旦交易额度突破限额,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上收该业务权限。

(4)资产组合分析:IRB系统能够进行多维度风险评级,提出基于风险收益最大化的资产组合方案,确定重点支持和退出的业务发展政策。1996年以后,花旗银行升级后的风险评级系统功能更加强大,能够通过国家、区域、行业、产品、客户和资产担保方式之间的自由组合进行交叉风险评级,从而使计算精度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5)准备金计提:花旗银行早在80年代就在风险评级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体系,从而将风险评级结果直接应用于全行盈利能力分析,并通过计提准备金从利润中剔除预期风险损失(EL),这不仅提高了盈利分析的准确性,还减轻了银行税务负担,增强了资本抗风险能力。

(6)经济资本分配:正确分配经济资本是银行抵御未预期风险损失(UL)的重要手段。计算方法为:经济资本配置=信用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操作风险资本-交叉风险资本。因此,对债项、客户的风险评级和资产组合就成为决定经济资本配置的重要前提。

3)风险评级的职能部门

风险评级的机构设置。花旗银行由后台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评级。90年代,亚洲和南美的一些银行为了迅速拓展业务,让前台客户经理直接进行评级,他们认为客户经理更了解交易对手的实际情况,这样做可以简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事实上,这种做法弱化了风险控制,其弊端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充分暴露出来,许多银行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评级分析部属于后台风险管理部门,但它独立于行政干预,客观、中立地开展风险分析。该部门自成立以来经运作了15年,其工作成效得到集团内部的广泛认同。该部门目前负责全球各地区和所有敞口的风险评级工作,重点是评级模型的优化、升级、检验和数据库维护。由于近年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花旗银行开始允许各国分行根据当地情况设计和建立自己的IRB模型,这一理念上的

20

搜索更多关于: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硕士毕业论文 的文档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硕士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o0c5tkno6x2111f20r4n7xz5eecp00bkw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