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复习步步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三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0:44: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 品 试 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考纲要求] 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溶解度及其曲线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m溶质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100 g

m溶剂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

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等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推荐下载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精 品 试 卷 溶解度/g (2)溶解度曲线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4.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与曲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3)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4)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如NaCl);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5)判断结晶的方法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③带有结晶水的盐,一般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特别应注意的是若从FeCl3溶液中结晶出FeCl3·6H2O晶体,应在HCl气氛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推荐下载

精 品 试 卷

题组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某温度下,向100 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 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 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 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 g 答案 D

解析 因为原石灰水是饱和的,当加入生石灰后,0.1 mol生石灰要消耗石灰水中的水0.1 mol,生成氢氧化钙并析出,同时因为原饱和石灰水减少了1.8 g水,致使其中的溶质氢氧化钙也会析出一部分,故溶液减少的质量会大于1.8 g,所以最后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就小于98.2 g。 题组二 溶解度的应用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答案 A

解析 A项,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溴酸银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因此AgBr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B项,由图像曲线可知,温度升高斜率增大,因此AgBrO3的溶解速度加快;C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AgBrO3的溶解度约为0.6 g,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25 mol·L1,AgBrO3的Ksp=c(Ag)·c(BrO3)=0.025×0.025≈6×10

-4

;D项,若KNO3中含有少量AgBrO3,可通过蒸发浓缩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获得KNO3晶体,而

AgBrO3留在母液中。

3.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推荐下载

精 品 试 卷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 g。

(3)大于3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_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4)40 ℃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为检验(4)中析出的物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几滴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 (1)> (2)50 (3)> (4)Na2CO3 (5)HNO3 AgNO3 解析 (1)由于CO23+H2O

HCO3+OH,所以Na2CO3和NaCl混合溶液的pH>7。(2)根据溶解度曲线,40 ℃

--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50 g。(3)根据溶解度曲线,大于30 ℃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4)由于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40 ℃的Na2CO3、NaCl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Na2CO3。(5)用稀HNO3检验Na2CO3,用AgNO3溶液检验NaCl。 4.从化工厂铬渣中提取硫酸钠的工艺如下:

已知:①铬渣含有Na2SO4及少量Cr2O2Fe3;②Fe3、Cr3完全沉淀(c≤1.0×105 mol·L1)时pH分别为3.6和5。 7、

(1)“微热”除能加快反应速率外,同时还可以_________,滤渣A为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根据溶解度(S)—温度(T)曲线,操作B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B.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答案 (1)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而除去

Fe(OH)3 (2)A

解析 调节pH约为3.6时,得到Fe(OH)3沉淀(滤渣A);根据溶解度曲线,蒸发浓缩,会析出Na2SO4,并且温度越高,其溶解度越小,所以应趁热过滤。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定量实验。复习时,要熟记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步骤,注意

推荐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步步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三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p0l7tzh1797950lpza3sk4u09qm100fh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