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名称:二指捏
工作准备:二指捏 木钮盘
直接目的: 练习拇指与食指协调的小肌肉运动
间接目的: 培养幼儿专注力,促进幼儿对应观念的形成。 适合年龄:4-5岁 操作过程:
1、交代工作名称;取教具;双手拿托盘,放在工作毯上。 2、木钮盘取出放在工作毯中间,托盘放在右下角。
3、左手把在木钮盘左下角,右手拇指、食指合力见木钮拔出,放在木钮盘的右侧,木钮的摆放于在盘中的摆放位臵相同。
4、右手食指拇指从左上第一个依次将木钮插回木钮盘中。 5、“老师的工作结束了,感兴趣的小朋友请到教具柜中请教具,教具从哪里那就送回哪里去。” 6、双手拿托盘送教具。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两指捏跳棋。 吸引力: 拔、插的过程
错误控制: 两指的那发正确,木钮插入槽内。
注意事项: 木钮取出摆放应与在盘内的位臵一一对应。
工作名称:舀固体
工作准备: 两个碗、珠子
直接目的: 学习舀的动作培养小手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目的:感知动作的顺序性,感受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适合年龄:2岁 操作过程:
1、介绍工作,请教具。
2、教师示范左手捏勺柄的根部,轻轻拿起,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慢慢张开准备好,左手将勺柄放在右手三指上,右手握住勺柄的中间偏上部分。左手扶碗,右手用勺子将珠子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空碗的上方时,再把勺里的珠子倾倒下去。
3、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
4、换手,重复上面的操作,再把珠子舀回原来的碗里。 5、教具收好送回。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数一数左手和右手分别舀了多少下 吸引力: 舀的动作
(感官领域)
工作名称:插座圆柱体D 工作准备:插座圆柱体D
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粗而低、细而高的辨别能力。 间接目的:
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3、为书写前的握笔作准备。 4、为数学学习作准备。 适合年龄:2.5—4岁 操作过程: 1、取教具。
2、三指散放,放到工作毯的中间。
3、圈指由粗而低到细而高,由左到右排序,“从左至右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从右至左越来越低,越来越粗”。
4、拿出一个最粗而低的,拿出一个最细而高的进行比较,命名“这两个比较,这是粗而低的(三遍)这是细而高的(三遍)”三段式教学“这是粗而低的吗?这是细而高的吗?粗而低的在哪里?细而高的在哪里?这是怎样的?”在从中间随意拿出两个进行比较。
5、收教具,左手三指拿圆柄,右手二指绕圆一圈,触摸底面,接下来二指触摸圆穴即可,右手将圆柱与圆穴进行对比,双手尔指检验一下,依次类推。然后将插座圆柱体竖着摆放,双手耳指从上至下依次检验,送回教具。 活动延伸:1、指示棒的延伸(配对练习)。2、组合练习(配对练习)。3、戴眼罩的练习(配对练习)。4、归位练习(序列练习)。
错误控制: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相应的圆穴中。2、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底面侧面和圆穴内侧面吻合。
工作名称:色板第三盒
工作准备:色板第三盒、托盘、字卡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为颜色的对比及组合做预备,同时培养对色彩的美感。
适合年龄: 3-6岁 操作过程: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工作是色板第三盒。”教师到教具柜请教具,将色板第三盒放在工作毯中间,字卡放在工作毯的右侧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角。 2、教师将色板第三盒打开,将盒盖放在托盘中,教师从中拿出一种颜色放在工作毯的右侧,在将盒盖盖上,并放到托盘中。
3、教师“这些色板都是蓝色,我们来找出最深的蓝色。”教师圈指,将最深的蓝色的色板摆放在工作毯的左上方,“我们再找出剩下的色板中,最深的蓝色色板。”将色板放在第一块色板的右侧,依次摆放。教师手指“蓝色的色板,从左到右颜色越来越浅,从右到左颜色越来越深。”
4、教师拿出两块色板进行比较“它俩比较,这是深色的,深色的,深色的。”拿字卡“这是深色的正确写法,深色,深色,深色。”将字卡放在色板的上方。“它俩比较,这是浅色的,浅色的,浅色的。”教师拿字卡“这是浅色的正确写法,浅色,浅色,浅色。”教师将字卡放在色板的上方。教师进行三段式教学,可以多进行几组,也可以让幼儿参加。 5、教师再从色板第三盒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操作同上。 6、教师请一名幼儿从色板第三盒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进行操作。
7、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教师将三种颜色的色板摆成一个图形,色板的摆放要有一定的规律,并让幼儿讲一讲色板是怎样摆放的有什么样的规律。
8、教师收教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色板收到盒中,将教具送回到教具柜。
活动延伸:变换方式序列摆放,记忆归位练习,调色。 吸引力: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错误控制:依视觉辨别能力来订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