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复习—中考题集粹
压强
1.为了便于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李刚在盲人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__减小了,从而_________。
2. 如右图所示为一种纸盒包装的饮料,饮用时先将吸管插入饮料盒。吸管插入饮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吸”进饮料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 3. 如右图(上)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为受油机加油的情景,照物,加油机是_____的。飞机的机翼做成如右图(下)的形状,
如果以受油机为参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的原理,使机翼
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为飞机的升空提供升力。
4.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水流抽气机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使用时让自来水流的T型玻璃管内.由于水流的作用,喷口A处气流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大”或“不变”),A处气体的压强将__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使喷口A处的气体和抽气容器内的气体之间产生压力差,以达到抽气的目5.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 ①认真分析可知: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② 由气压是不同的,这就给人们一个启发:银气压计改装成为一个 我们在武当山的金顶上测得的大气压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 ③ 如果在金顶上烧开水,则水沸腾时100 ℃ (填“高子”、“等于”或“低于”)。
6.以下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规律使物体向上运动的是( ) A.气球的升空 B.潜水艇上浮 C.大型客机的升空 D.火箭的升空
7.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 A.盐水 B.煤油 C.水 D.三种均可能
8.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盛有浓盐水,如果慢慢地向量筒里加水,(液体没有溢出),则液体对量筒底的压强将(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9. 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等大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表面布满小坑)与B(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杠杆左端下降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
10.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0.1米的实心圆柱体
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如图14所示,并不断改变它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体上表面的距离及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甲
与液体的深度、密度先后浸没在甲、乙两所处的深度。他们利强,并利用公式求得的
温
度
将
于不同高度的大那就是可以将水_ 。如果是83.6KPa ,则金入具有内置喷口“减小”“增“不变”),从而的.
料盒的一端做成尖增大了地对脚的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表二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6 0.32 0.48 0.64 0.80 0.80 0.96 1.12 1.28 1.44 1.60 (1)分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米,请根据下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1)小王同学的重力。(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2.小明要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
-2
2
测出自己的质量
为50kg,测量鞋底的支撑面积时在方格纸上描下自己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那部分的轮廓如图4(图中的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6.25cm).测量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小明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3.如下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1m的水平桌面上,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4×10Pa,求此金属块的密度。
3
2
浮力
1.如右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小于”或“等于”),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2. 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位置如图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选填“>”、“<”或“=”);_____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小.
3.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浮力知识测量物体A的密度。他把物体A挂在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当把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_;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4.—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图像是( )
5.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人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在液体中受到的浮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6.在弹簧下端挂一个塑料筒,筒下面吊一个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O,如图10甲所示,取一个溢水杯,杯内的水装到溢水管口。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杯中,金属块受到浮力,弹簧的伸长量变小,如图10乙所示,然后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的小筒中,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O,如图丙所示,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从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
7.小芳要探究金属圆柱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置如下图所示,将高为9cm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记下金属体下表面所处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h/cm 1 0 2 2 3 4 4 6 5 8 6 10 4.5 7 12 8 14 的关系,实验装(水足够深),的不同深度h和表面恰与水面齐
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
3
入相同的甲、乙两力(选填“大于”、
容器中,静止后的
FA_____FB______FC
弹簧测力计下静为0.6F。此时物体
F/N 6.75 6.25 5.75 5.25 4.5 4.5 4.5 (1)第3次实验时,金属圆柱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圆柱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在大海里游泳时,发现身子比在淡水里游泳更轻,在大海里游泳更容易。他猜想:这种感觉可能与还海水中的盐有关。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的主要器材有: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一块比水的密度稍大的小塑料块、一包食盐、一根玻璃棒等。实验过程:把小塑料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小塑料块沉入水底(完全浸没),然后慢慢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直到小塑料块悬浮且静止在水中。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物体 (填“质量”或“重力”或“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 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证明他的这种感觉确实与海水中的盐有关。
9.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
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中的内容. 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ml 力与运动
1. 如图1所示,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 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_____力的作用。 (2)图2,迅速击打硬纸板,板上的鸡蛋落入杯中。 说明: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严禁超载?某课题组利用斜面、小球和木块进行研 究。让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所 示)。小球经过A点时。速度相等。请根据实验现象,用学过的 科学知识,解释超载存在的安全隐患.
(4)为了解释严禁超速的原因。他们利用小球和斜面进行研究. 让同一小球从A、B两点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所示).请根据实 验现象,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超速存在的安全隐患.
2.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属于可靠实验事实的是 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填序号) 把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填序号)
图1 图2
60 水晶球从玻璃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ml 水晶球的密度g/cm 3水晶球,如图所示为他
图3
图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