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合成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⑵控制室应放在工艺设备中间,此时虽然管廊长度加长,但电缆、仪表控制线缩短;
⑶平行分离的管廊应合并布置;
⑷将预留放在管廊两侧比放在一侧更有用,这样可以减少初期投资;
⑸设备应顺管廊布置,而不要与管廊垂直布置;
T型、L型:也较常用,常用于较复杂的车间,其优点是:外部管道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方向进出车间。
山型、□□型:更为复杂的车间形式,一般不常采用。
厂房形式越复杂,造价越大,同时也不利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散热。
6.5厂房的柱网和跨度
厂房的跨度主要根据工艺、设备、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建筑造价来选择。化工厂厂房跨度一般有6、9、12、15、18和24米,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在化工厂中,单层厂房的跨度最好不要超过18米,这样可以简化结构,节省投资;单层的原料或成品仓库,如果有火车直接进入,则长度宜控制在24至30米;多层厂房的跨度一般为12或15米,由于受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限制,最好不要超过24米。
生产厂房的柱网布置也必须与工艺生产设备布置相协调,同时应考虑建筑结构上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坚固性,以及节约用材,降低造价;柱网布置还要合乎建筑模数要求,一般单层、多层厂房都宜采用6×6的柱网,如因生产和设备的要求,也不要超过12米。
有些化工厂,由于设备的特殊需要,柱网布置不能符合建筑模数的,则可作单独考虑。最后,一个化工厂中,各个生产厂房的跨度和柱网采用的类型应尽量少一些,以便有利于建筑预制件的制造和有利于施工机械化,有利于节约材料和投资,并加快建筑施工进度。
6.6厂房的空间布置
化工厂厂房有单、多层之分,也可采用单、多层相结合的建筑方式。厂房的立面布置与平面布置一样应力求简单,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遵守经济合理和便
39
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合成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于施工的原则。
厂房每层的高度取决于设备的高低、安装位置、安全条件等。一般生产厂房每层高度采用8~12米,最低层高不宜低于6.4米,由地面到顶棚凸出物底面(净空高度)不得低于5.2米。在有高温或有毒气体的厂房中,要适当加高建筑物的层高,以利于通风和散热。
在设计厂房高度时,应仔细研究一下所有的生产设备,一是应尽量将高大设备改在室外布置,二是将高大设备尽量集中布置,三是如果有个别较高设备则尽量单独处理,如利用天窗的空间,或将设备穿过屋顶,采用部分露天化等措施。
6.7设备露天化问题
在前面已经谈到,设备的露天化在经济上和技术都有很多优点,但该工作也比较复杂,应根据生产工艺的可能性和具体的地区条件慎重考虑。
几属于下列情形者,应考虑设备的露天布置:
⑴生产中不需要经常看管的设备,辅助设备,气候对之影响较小的设备,如吸附器、吸收器,不冻液体贮槽、大型贮罐、废热锅炉、气柜等;
⑵需要大气来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如凉水塔、冷却塔等;
⑶不需要人工操作,高度自动化的设备;
⑷气候温暖,没有酷寒和少雪的地区;
不允许露天化的设备:
⑴不能受大气影响,不允许有较大的温度变化;如若干反应器,特别是间歇操作的反应器和液相过程的反应器;使用冷冻剂的设备等
⑵各种机械传动的设备和机器,如压缩机、冷冻机、往复泵等;
⑶生产控制和操作台;
6.8 车间设备布置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车间设备布置就是确定各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的位置;确定场地与建=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