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安石轶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0 11:1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王安石上任不久,恰逢阳春三月,群牧司按常例要举行牡丹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此时群牧司的长官是大名鼎鼎的包拯,他向手下的官员一一进酒。由于包拯在朝廷里甚有威望。这些官员开怀畅饮,以表示情密之情。这时和王安石同为群牧司判官的还有司马光。包拯来到司马光面前,斟满一碗酒,请他干杯。这时司马光面露难色,表示自己不胜酒力。包拯只说了一句话,司马光就全喝了。他说,我和你第一次饮酒,怎可推托。包拯来到王安石桌前,发现他的酒碗是空的。便往碗中斟酒,王安石却用双手盖住酒碗,说道,下官从来滴酒不沾。包拯不依,一定要斟上,而王安石涨红了脸,寸步不让。包拯说今日为牡丹宴,不多喝,也应该沾一沾。王安石执拗道,沾也不沾!此时众官前来相劝,岂能不给包大人面子,少喝也行啊。可是王安石一拗到底,就是不喝。包拯扔下酒娄,很是不高兴,丢了一句,真是拗的可以啊。

三嘉佑六年(1061)的八月,宋仁宗殿试春闱举人。这一年殿试是选贤良方正进谏之士。这次应试中,就有四川的苏轼、苏辙弟兄俩。初试后,苏轼的考卷录为三等,而苏辙的考卷被视为不合格。原因是批评皇帝不关心西北边防,沉溺后宫,不问朝政,并且在引用文字与数据上有几处不准确。考官司马光等人重新审核后认为合格,列为四等。于是苏轼苏辙兄弟俩双双录取。但是任知制诰的王安石不给苏辙拟写“告身”(即授官凭信,似后代任命状)。宰相问理由,他则说苏辙以攻击圣上而中进士,自己坚决不赞成。于是宰相反唇向问,三年前你写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岂非攻击圣上?一句话,把王安石问得无言以对,两颊涨得通红。

但是,拗相公王安石是个做事不回头的人。他想干的事,无论反对者势力如何大,也会坚持下去;他不想干的事,即使众人都说可以做,他也不会做。王安石最终也没给苏辙拟写“告身”。

如果是一个小人物,执拗也不是什么大缺点。可是王安石是个政治家,这一个缺点所造成的影响,就非常显著了。如在他担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改革,想改变积贫积弱的国家面貌。但是改革最后还是失败了,原因除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以及改革内容自身的局限外,他的执拗,也导致了任人不当,使他的变法变了味,最后失败。如他任命的副手吕惠卿,就是一个见风使舵之徒。司马光早就告诫过他,此人不可重用,但是王安石不听。起初他是变法的急先锋,比王安石还“激进”。后来变法失利后,果然吕惠卿反过来倒咬一口,说了王安石不少坏话,还故意出难题,难为他。当然,这样的人还不少,比如蔡确之流。

搜索更多关于: 王安石轶事 的文档
王安石轶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sci4envp1jxus0i38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